减“黑”增“绿”让天空更蔚蓝空气更清新——鹤壁市节能减排工作纪实

2019-8-6 10:22 来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

  绿色发展,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今日的鹤壁,新能源公交车方便快捷,公共自行车站点星罗棋布,远郊连片的光伏太阳能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穿城而过的淇河碧波荡漾……生态宜居、风景怡人,是不少人初到鹤壁的第一感受。在“两个高质量发展”蓝图的指引下,鹤城大地处处涌动着生机活力。以产业低碳化、污染物减量化、建筑绿色化、交通清洁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为目标的节能减排工作,正在让鹤城的天空更蔚蓝、空气更清新、城市更美好。

  2013年至201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6%,是全省下降率的116%;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全省领先,4家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逐年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3月、5月环境空气质量单月考核全省第一……鹤壁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势头正劲。

  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量超八成,绿色出行成环保新风尚

  7月25日8时许,正值上班早高峰,淇滨区文博苑公交站台,不少市民在排队候车。提起新能源公交车的好处,大家交口称赞。“车起步的时候最费油,在站牌等车的时候尾气味特别大,还是新能源的公交车好。”“现在的公交车起步稳噪音小,还不污染环境。”……乘客张华告诉记者,他受不了汽油味,总是晕车,纯电动公交车既干净又环保,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出行选择。

  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工程,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是鹤壁市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5年以来,我们通过不断淘汰高能耗公交车,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在全市陆续投放新能源公交车577台,占到公交车总量的八成以上。”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客运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对比测算,新能源公交车每年可节约燃油4000余吨,可减排氮氧化物280吨以上,颗粒物减排3.3吨以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穿梭于城区之间的新能源公交车让人们出行变得绿色高效,那么,如何解决好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几乎各个小区、商场、车站、学校、商业网点都设有公共自行车站点,借还自如,半小时内还免费,真的很方便。”市民郭秀给出了答案。

  目前,鹤壁市辖区范围内共有公共自行车站点24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600余辆,覆盖淇滨区、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城区、鹤山区、淇县等地的车站、医院、学校、小区、机关、商业网点、休闲娱乐场所等,日最高使用量达1.26万次。

  “自2015年10月公共自行车在鹤壁市投放以来,累计骑行量突破1470万辆次,按日均使用公共自行车10750辆次且日均2人乘坐汽车出行测算,每天平均可减少5375余辆次汽车出行,按每辆汽车日均消耗燃油2升计算,每天可减少机动车燃油消耗约1.07万升。”鹤壁市中盛公共自行车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公共机构示范引领,新增节能建筑864万平方米

  在市委市政府合署办公区,绿色节能的理念被落实到点滴细节:走廊里LED节能灯散发着柔和明亮的光;绿化浇灌全部采用喷淋装置;办公耗材旁的提示牌提醒大家双面打印,节约用纸;茶水间、洗手台边“节约用水”的提示牌格外醒目……然而,这仅仅是记者看到的表面现象。

  据了解,设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公共机构智慧节能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市763家公共机构用能情况的不间断在线监测,并且每隔15分钟就会对用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该系统还能与市发改委重点企业节能监测管理系统、市住建局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管理系统、市生态环境局环保排放监测管理系统共同构成鹤壁市智慧节能监测管理系统,并对数据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整合,形成政务资源数据共享。

  “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能耗监测不仅有利于掌握各类公共机构的用能特点及用能趋势,还能有效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科负责人介绍,系统除了对各单位的水、电、暖监测实现全覆盖,还对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等部位的用能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并且将被监测单位区分为行政办公区、业务办公区、保障服务区、特殊功能区等,大大提升了各单位的用能效率和节能管理水平。

  “鹤壁市依托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和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市事管局节能办负责人介绍,全市目前累计完成节能改造438.84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面积864.46万平方米,市委市政府合署办公区成功创建全国“2017—2018年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等4家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市住建局等11家单位成功创建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市教育体育局等14家单位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单位,34家公共机构达到了绿色建筑标准。

  可再生能源“风光无限”,2018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达4.8亿千瓦时

  日前,记者来到淇县北阳镇青羊口村,眼前漫山遍野的光伏发电板连排成片,遥望远处,一根根高大的风力发电机迎风而转,为鹤壁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可谓“风光无限”。

  “这是由村集体、村民、新能源企业三方合作建设的新能源公社项目,目前共有5个大型风力、光伏电站投产,总装机容量达34.75万千瓦时,每年可解决标准煤16.5万吨。”淇县发改委环资科科长高代昌介绍,该项目覆盖青羊口村、北山门口村、大李庄村、李拐庄村、新乡屯村、新庄村等6个村庄,建成屋顶式光伏电站6.8兆瓦,不但每年可为每个村增加20余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2858户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只是鹤壁市发展绿色发电项目的一个缩影。鹤壁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接近二类地区,是全省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鹤壁市风电装机规模达97.5兆瓦,光伏发电规模达298兆瓦。

  “以光伏和风力发电为主,去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约为4.8亿千瓦时,可基本满足全体市民生活用电需求。按照火电消耗标准煤计算,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5万吨,按排放量计算,大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7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1万吨。”市发改委能源科科长周策说。

  “绿色发电项目对改善鹤壁市能源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鹤壁市正在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浚县临河,淇县古灵山、黄洞,鹤山区姬家山等一批风电项目加快实施。项目建成后,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将达到55万千瓦时,占全市发电装机规模的比重将提高至13.8%。较‘十二五’末提升9.7个百分点。”

  实施“五节共推”,一大批新型节能产业正在崛起

  在浚县产业集聚区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不少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锅炉提供热源,其产生的蒸汽量难以得到完全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为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行成本,浚县按照节能、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要求,在县产业集聚区建设了年产蒸汽120万吨的供热公司,并采用太阳能预加热系统对软化过的水进行预加热。根据季节和天气条件的差异,可将水加热至50至90摄氏度,然后再利用天然气加热,为集聚区内的企业集中提供蒸汽,不但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还实现了节能、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目标。

  “鹤壁市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五节共推’五年规划,最大限度提升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水平。我们将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推广节约先进经验和技术,倡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节约型社会。让节能减排的鹤壁品牌越擦越亮。”市发改委副主任姚智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