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碳公司招募地市绿色发展和低碳事业合作伙伴

2019-2-15 16:15 来源: 和碳视角

和碳公司招募地市绿色发展和低碳事业合作伙伴


和碳公司招募地市绿色发展和低碳事业合作伙伴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曾指出,中国在2009年和2015年分别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2010年的价格水平计算,要实现中国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总共需要投资41万亿元人民币,并可吸纳6900万人就业。

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碳公司")成立于2010年,和碳公司愿景是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文明综合服务商。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碳核查、能源消费量核查、低碳产品认证第三方业务,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区域低碳发展规划编制、企业集团碳管理战略制定等低碳智库服务,能源审计、节能评估、节能诊断、能源管理体系等节能相关业务,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业务和低碳信息化业务等。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南京、合肥、广州、成都、太原、福州、南昌、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因业务发展需要,和碳公司面向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市(含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下辖区域)招募低碳、节能、环保领域的机构或者自然人合作伙伴。

一、和碳公司合作优势:

1.无前期投资风险,无需加盟费用。一旦通过考核遴选为地级市合作伙伴,即可拥有区域内独家排他合作权限,拥有可观的预期回报。

2.无需额外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碳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和项目执行团队。

3.和碳公司具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的低碳产品认证资质和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第三方碳核查资质以及部分省级工信厅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资质,是行业内知名品牌、有成熟的运营团队及执行团队,积累了大量的业绩案例。

4.拥有微信公众号平台“peacecarbon”,注册专业用户多;拥有行业顶尖电子月刊《和碳视角》,定向发送给有需求的读者。和碳公司或核心团队成员编著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务》、《工业企业低碳节能技术》等图书已经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5.服务范围广,包括发改委、工(经)信委(局)、生态环境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央企/国企/大中型民营上市企业。业务范围包括规划编制、循环化改造、低碳产品认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低碳课题研究、碳排放考核服务、碳核查、能源审计和节能评估、绿色制造服务(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工业园区定制化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专题培训、大型企业集团碳管理战略制定和培训。

二、对合作伙伴的资质/经验要求:

1.熟悉国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低碳节能等领域相关法规,对相关政策动态能及时把握并形成前瞻性研判;

2.有在发改、经信、环保等部门或相关技术支撑机构工作经验或熟悉上述领域相关工作;

3.有所在地市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领域相关企业客户资源。

三、合作伙伴的职责:

1.负责所在地市碳核查、低碳产品认证、能源审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编制、绿色低碳县(市)申请、绿色工厂及绿色园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等节能环保低碳业务的市场渠道拓展和协助已经签约的上述项目执行;

2.负责在公司业务范围内开拓企业客户及政府、园区等客户;

3.负责将所在区域的重要政策动态及时反馈给公司;

4.负责所在区域投标任务的前期沟通、投标协调等事宜。

四、和碳公司提供的支持:

1.针对该地市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

2.针对主要业务板块进行业务知识、技能和市场开拓技巧的培训;

3.市场开拓前期的沟通交流、技术支持、推广策划等;

4.指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完成该区域内项目的实施;

5.全年业绩优秀的合伙人优先选择作为省级合作伙伴。

五、遴选流程:

1.感兴趣的潜在机构合作伙伴,请提供机构业务介绍和主要团队成员说明;个人合作伙伴,请提供主要工作经历、教育背景和项目业绩以及当地行业市场情况综述。上述资料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yzb@peacecarbon.com及mzm@peacecarbon.com。

2. 对初选的合作伙伴,组织面谈互访,商谈合作协议。

3. 组织培训。

联系方式

合作热线
13720006839
18888820387
010-64165031
电子邮箱
yzb@peacecarbon.com
mzm@peacecarbon.com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