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兰州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2018-12-4 17:02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滕汶瑾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10月30日,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会召开,标志着今年全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全面吹响,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红线,更加积极地自觉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更加积极地重视乡村内部的建设发展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更加积极地重视乡村振兴外部环境的改善,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城乡互促共进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资源的交互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从而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

当前兰州市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了“五个聚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聚焦“增容扩绿”,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全力打造了城区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全力打造城市绿色廊道。二是聚焦治理污染,着力打造蓝天碧水。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着力点,从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等方面入手,集中力量综合治理,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加大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基本实现了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三是聚焦节能减排,积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在打造低碳城市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是聚焦城市功能完善,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加强了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了城市功能短板,提高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五是聚焦人居环境,着力服务民生需求。完善了社区配套设施,强化了社会保障,推进了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

但是兰州在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全市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低,森林公园数量少,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小、分布不均,与群众休闲健身、游憩娱乐的需求差距很大。二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存在诸多短板。美丽乡村建设薄弱,“四旁”植树基础条件差,群众对自觉参与环境绿化、保护林地树木的主体意识不强;同时民间投资的参与性不强。三是生态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矛盾比较突出。全市生态建设现状指标较低、生态产品供给链短、生态红利不足,特别是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望值高,对美丽乡村、森林旅游和花卉产业、健康养生,有很大需求和更高追求。

依据兰州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发展规划,按照“三圈六通廊、一线两系统、两路四公园”的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努力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要创新举措方式,整合各方投入,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夯基础、育特色,积极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有序提升城市绿色景观,加快林业生态产业发展,致力美丽生态村镇打造,推进绿色通廊构筑,加强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修复,努力提升全市绿色承载能力,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应逐级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实施全域造林绿化工程,大力推进经济林产业、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做强做大林业产业;有序实施村庄绿化、建设绿色通廊。二是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以落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十三五”规划为重点,在增加城市绿量、建设生态景观、打造宜居环境上抓实做细,积极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兰州城市园林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迈进。三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应紧密配合,与全省同步完成全市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强化协调,认真落实城市“绿线”管理责任制,管好城市“绿线”;完善机制,做好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和湿地保护制度建立,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和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物种保护工作;积极探索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林业碳汇交易制度;创新、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拓宽城乡生态建设投融资渠道。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目标,着力抓提升、建靓点,补短板、促长效,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努力提升城市绿色承载能力,推进兰州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