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绿色金融|邹骥:碳市场和金融市场 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018-9-26 14:35 来源: 保尔森基金会

《巴黎协定》推动全球在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上达成了共识。但问题是: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推出“对话绿色金融”--视频访谈系列,携手全球绿色金融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绿色金融主流化的具体挑战,提高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和对话。

本期嘉宾

对话绿色金融|邹骥:碳市场和金融市场

邹骥
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总裁

曾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投身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合作等领域的工作。

您对中国碳市场的建设有何建议?


“碳市场理论上来讲,是一种寻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手段。它为企业、为排放者提供动力,用最小的成本去减排。它也是一种实现国家、整个经济体减排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它同时还要求政策的基础设施,比如我们的法律基础、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监管能力、核算、发达的贸易体系、注册登记体系等等不断完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如果我们要驱动整个这样的经济走向低碳发展的道路,让碳市场真正的发挥作用,那么碳市场它自身也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要想让它达到这样的规模,如果在这个市场中没有足够的资金的注入,没有一个便利的、非常畅通的和金融市场的联系,是做不到的。专业人士管这个叫市场厚度。这个市场厚度一方面是要靠我们的排放配额、靠更严格的执法来控制;另外一个方面,金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的碳市场在设计之初,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和金融市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我们还没有非常充分的、强有力的碳金融手段和碳金融工具去与金融市场建立联系。这样从长远看,它势必不方便让充分的资金流流入碳市场。所以,我想碳市场一定要和金融市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来。我们要发展发达的碳金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望碳市场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对要素的配置,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顶层设计上,现在要做好政策的储备,各种可行的金融工具,要做好试点。然后在一定的条件成熟的时候,要推进铺开。

至于对金融风险的估计,我想重点不应该是因噎废食,由于它有风险就不去发展,而重点是要发展防范风险、测试风险、及早地预警风险这样的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碳市场发展起来。”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