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碳市场K线数据图来源于易碳家k.tanjiaoyi.com
累计成交量3572.82万吨,累计成交额10.91亿元,这是昨日来源于深圳
排放权交易所的两个数据,标志着深圳
碳市场迈入10亿元俱乐部,碳市场保持持续活跃状态。
两个数字的背后,反映了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综合实力、交易制度、研发能力、风控体系上的逐步成熟。
自201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
碳排放交易市场以来,深圳是全国七个
碳交易试点省市(其他试点为: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湖北、重庆)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在市场启动之初纳入管控单位636家,行业覆盖
电力、水务、燃气、制造业等。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
减排效果的逐步呈现,深圳持续加强碳交易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碳交易的覆盖范围,行业覆盖面扩大至公共
交通、机场、码头等。目前深圳碳市场纳入的管控单位共有794家。
据了解,尽管深圳碳市场在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的市场配额规模最小,却是交易最活跃、流动性最好的碳市场。2013-2016年度配额流转率分别为5.23%、8.53%、11.99%和16.10%,连续四年在全国碳市场拔得头筹。以占全国碳试点市场2.5%的配额规模,实现了全国碳试点市场15.5%的交易量和23.38%的交易额。截至7月25日,深圳碳市场累计成交额在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排名第一。
健康科学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深圳蔚然成风。最新的统计显示,共有787家碳交易管控单位按时足额提交了与其2017年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履行了其2017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履约率达到99%。
记者昨日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获悉,为充分发挥碳交易机制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自碳市场启动以来,积极探索市场服务模式,创新
碳金融产品,先后在全国率先推出配额质押、回购、托管、碳资产收益挂钩等碳金融产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金融领域,对促进全市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