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Ds研究:中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达峰

2018-5-2 13:59 来源: 碳核算数据库 |作者: 米志付

国际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0%以上。发达国家的消费会引起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出口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同时也是导致了大量碳排放增长。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在变化。在此背景下,CEADs团队发表在地学领域顶级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最新成果,核算了中国2002-2015年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发现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在2008年达峰。

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迅速。中国201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口量迅速增长。2002-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翻了两番。中国出口隐含碳相应增长了1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增长总量的32%。东部地区的出口碳排放增量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东部沿海五个省份(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和山东)贡献了全国66%的出口碳排放增长量。


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保持着下降的趋势。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在2011年出现短暂回升,但还没有超过2008年峰值。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国生产清洁化和出口高端化。

首先,中国生产结构变得更加清洁化。进入新常态后,中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2007年以来,中国生产结构变化有效拉动了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下降。金属制品等高耗能产品在经济系统总投入中的比例下降;而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等低耗能产品在总投入中的比例上升。

其次,中国出口产品从低端走向高端。中国长期以来被称为“世界工厂”,因为中国出口了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但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进入新常态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正逐步走向价值链上游,出口产品的碳强度逐渐下降,而附加值逐渐上升。作为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但低附加值的部门,金属制品碳排放强度是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但增加值率只有13%,远低于33%的国家平均水平。2008-2015年,金属制品出口导致的碳排放下降了1.9亿吨。此外,中国纺织产品出口导致的碳排放也下降了42%。

参考文献
Zhifu Mi, Jing Meng, Fergus Green, D’ Maris Coffman, and Dabo Guan (2018) "China’s “Exported Carbon” Peak: Patterns, Drivers, and Implicat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ume 45 (doi:10.1029/2018GL077915)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