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新国标还有提升空间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相比新国标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过“腰斩”急降标准,汞的首次限排显得“羞答答”。
以美国和欧洲为例,火电厂汞排放标准为4微克/立方米,还不到新国标30微克/立方米的七分之一。对此,环保界人士称,新国标的汞排放标准确实还有提升空间,但是这个标准对于国内大多数火电厂来说,已经“压力山大”。
该人士说,火电厂脱汞技术的工艺,就是对排放的烟气通过吸附剂吸附,将烟气中的汞元素及其化合物吸附,减少直接排放。但是,目前国内专业从事火电脱汞吸附剂研发的厂商寥寥无几,治理能力的限制是现实,因此我国目前不可能执行和欧美一样的标准。
火电厂脱汞,中国刚刚起步
今年1月13日,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全球限汞公约案的政府间谈判,此次谈判共有包括中国在内140多个国家参加,到1月18日就公约案达成最终协议。按照协议,中国必须履行约定,全面限制本国汞污染排放。
据了解,我国每年汞排放在500—600吨之间,占全球汞排放总量的1/4强。
汞污染限制和治理,有哪些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发布发电厂的汞污染限值,开始治理火电厂汞排放污染,当时美国环保局认为此举可以阻止多达1.1万多例未成年人死亡和4700次心脏病发作、13万例哮喘病和6300例支气管炎。而在中国,火电厂脱汞才刚刚起步。
据中国
碳交易网了解到,火电厂只是汞排放的一个污染源,汞污染还存在于多个领域,
节能灯产业和废弃节能灯、荧光灯都是重要的汞污染源。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开展工作,要求节能灯定点回收。
随着汞污染治理的全面展开,国内相关环保产业将迅速发展,商机面前一定有很多投资人进入汞污染治理行业,治理能力提高后,提升国标是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