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17年全球碳排放的增长归咎于中国,你会不会觉得又是场阴谋?

2017-12-13 15:33 来源: 碳测

“如果我能成为一名气候政治家而非进入石油商界的话,我会更有钱!我的意思是,虽然我住上了黄金宫殿,我也有军队可以清除那些阻碍我开采石油的村落,但是比起那帮气候政客们…...他们才是捞金的高手!”

这是对全球气候大会气候融资议题的调侃,但也不得不承认,气候政治精英们的谈判策略和拖延能力确实高于常人。今年COP23波恩气候会议已经结束,除了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个人捐赠了5000万美元外,发达国家们仍然未能兑现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约定的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承诺。

今年的COP气候大会除了讨论资金、适应、损失与损害等常规议题外,主要还是继续探讨巴黎协定实施准备的相关事项,以推动明年的COP气候会议能够取得进展。不过,今年COP会议还多了一个避之不及、引发冲突不断的话题,那就是煤炭。

本次会议中,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在会场公布了一份联合研究报告称,2017年全球化石燃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计将比2016年上升2%。虽然数据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果预测准确,2017年全球碳排放将是自2014年来的首次上升,这意味着2014至2016三年碳排放零增长的局面将被打破。

“我们并不惊讶排放还会上升,我们只是惊讶排放上升的幅度会那么高。”作为报告的共同作者之一,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科学家Corinne Le Quéré教授说道,“还不清楚2017年的上升是暂时的跳跃还是常态的回归,但如果2018年还像2017年这样的增幅,我会非常难过”。

报告称,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经济体,中国化石燃料工业碳排放总量相比去年上涨了3.5%,其中煤、油和天然气的上升比例分别是3.0%,5.0%和11.7%。尽管美国及欧盟的碳排放持续降低,但其减排总量仍无法抵消来自中国、印度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增量。

毫无疑问,报告的结论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但细读后发现,西方主要媒体都提到了这么一点,即:导致全球碳排放上升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复苏而增加了对煤炭的消耗量。


“预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复苏而导致的燃煤消耗量上升”——BBC新闻

“2017年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将可能增加2%,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煤炭消耗量增加”——《自然》科学周刊

“全球化石燃料工业碳排放在去年的水平上增长约2%,部分原因是中国煤炭消耗量的反弹”——纽约时报

在全球碳排放上升问题上,西方媒体似乎认定了中国排放超出预期才是主因,但是作为全球主要排放经济体的美国和欧盟又表现如何呢? 

凡事不能孤立地看待,中国排放上升的同时也伴随着美国和欧盟减排趋势的放缓(来源:美国国家地理)

根据“全球碳计划”的报告,2017年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煤炭消耗量略有上升,美国碳排放总量下降仅为0.4%,而往年是1.2%。

对于美国碳排放下降幅度趋缓的问题,美国EPA领导人认为,“美国早已将碳排放减少到1990年水平了,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国人民的技术创新,而非政府命令”。

2017年德国碳排放总量比 2015 年高出约 8%。而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约占欧盟总排放量的20%。欧盟今年碳排放总量下降仅为0.2%,而过去十年的平均下降水平为2.2%。

2017年全球化石燃料工业排放上升2%,全球碳排放上升幅度为0.8%~3.0%。(图片来源:Global Carbon Budget Report )

本次会议中,来自斐济的COP23主席呼吁在讨论化石燃料工业利益冲突的问题上应建议一个特殊的“开放对话”环节并提供解决的办法,各民间社会团体和多国政府纷纷支持并推动解决这个问题,而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却一直在阻止进展。比起气候问题来,他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化石燃料工业利益。

中国强调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而中国的碳强度下降目标(2030年低于2005年的60%-65%)意味着每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约3%至4%。在目前中国经济态势下,预期经济增长率会有所下降,而当经济增长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下降相等时,中国碳排放才可能达到峰值。

图片来源:Shubert Ciencia/Climate How News

根据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报告,全球国际贸易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碳排放已超出了京都机制下碳减排的抵消量。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某种机制来监控和报告进口商品和服务生产的碳排放,仅仅关注贸易国家间内部的碳减排对于减少全球碳排放没有任何促进效果。该报告同时显示,在全球离岸外包业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中,中国占了大约75%。而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碳排放增量的一半应归因于国际外包业务”。

这些事实对于西方外媒们而言不会不清楚。而这次将全球碳排放上升归咎于中国,说到底还是对煤炭的抵触情绪使然。

中国主要能源消耗是煤炭,中国的碳排放史实际就是煤炭的消耗史。虽说近年来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展迅猛,但实际仍无法与煤炭相提并论。

中国各能源消耗占比情况 (图片来源:CICERO)

根据2017年上半年的中国煤炭经济运行走势分析,全国上半年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5%。随着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煤炭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在迎峰度夏、冬季取暖期间,日均煤炭消费可能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天气原因和水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对短时煤炭市场需求也产生了影响。今年水力发电受来水波动影响,发电量同比下降4.2%,加之风电的不稳定性,使火力发电量增长7.1%,增加电煤消费7000多万吨。

截至今年5月,中国煤炭产量增长超过4%,而去年同期的数字却是下降超过8%。去年大量的煤矿关停,而对于那些未关停的煤矿,政府也要求缩短采矿时间以缓解煤炭供过于求,以期推动煤炭价格。今年政府放松了这一政策,生产也得以反弹。

未来五年中国煤电装机总量将增长19%(图片来源:Kevin Frayer/Bloomberg)

事实上,今年COP气候会议的正式议程中并没有关于煤炭的讨论,但是对煤炭的忧虑和抗议却一直贯穿着本次会议的始终。

COP23开幕的前一天,3000名抗议者自发聚集到距会议中心几公里之遥的德国最大露天煤矿,呼吁结束化石燃料时代,并希望打破化石燃料工业界对气候谈判进程的控制。

图片来源:Corporate Europe Observatory

COP会议第七天,当美国代表团在其发布会上表述关于更清洁高效的煤炭和核能在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时,被在场的抗议者们打断,他们高唱“上帝保佑美国”的曲子,而歌词却改成了抗议使用煤炭的内容。


“你自称是美国人,但我们看透了你的贪婪。争权夺势明争暗斗,只为获利于你的煤炭。我们将站立反抗,直到你停手不干。全世界人民都将团结,而此刻我们在这里呐喊”。

“巴黎协议的全球减排承诺与当前的行动并不匹配。许多国家的代表们仍在忙着制订下一步的规则,但这还不如他们回到各自的国家去好好制定一下自身的气候行动计划。这些国家表面看在推动政策的前进,但实际仍然在往后倒退。”

“2017年度的预测报告进一步说明了全球在共同解决气候问题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联合报告的共同作者之一,奥斯陆国际气候及能源研究中心(CICERO)气候政策研究员Glen  Peters博士说道。

德国承诺在2030年底前逐步淘汰煤炭,但在COP气候会议上却表示可能难以完成2030年前碳减排40%的巴黎协议目标。德国虽努力加大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但与此同时也正大力开发新的火力燃煤发电厂。

虽然美国有数百家煤电厂已经关闭,而且每年还会有数十家煤电厂退役。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要重振美国煤炭工业的决心,美国在COP23上仍表示要持续不断使用化石燃料,声称这对于减少贫困至关重要,而放弃化石燃料将会使美国增加失业。

如今煤炭占据能源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积极的煤炭逐步淘汰政策有助于提供一个更为有序的过渡路径以满足当地工业的需要,同时确保能源安全。全球煤炭市场的调整可能会比预期来得更快且更为波折。尽管出于气候行动的需要而关闭的煤矿规模和速度正逐步加剧,但必须承认的是,即使不因气候变化的压力,来自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变革与发展同样也可能会削减煤炭的需求。

制定逐步淘汰煤炭的政策框架符合各国政府的利益。通过合作,各国政府可为政治承诺提供相互支持,同时也可为协助新兴经济体能源转型提供基础。本次COP期间,英国及加拿大共同发起组建了“弃用煤炭发电联盟”(The 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 旨在推动清洁能源取代煤炭,促进减排技术共享以及鼓励更多国家减少使用煤炭。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省、州和城市参与签署了协议。

虽说“弃用煤炭发电联盟”的出现成为了COP23会议后期的亮点,但针对工业化国家承诺提高碳减排目标的期望仍然没能实现。在今年COP气候会议的最后一天,“......谈判进展被掩盖,大家开始猜测后续大会的举办地点。传言巴西、阿根廷和牙买加是COP25主席国的候选,土耳其和意大利在高级别声明中表示有意愿举办COP26,而空荡荡的会场中只有显示器传来了回声......”(节选自《地球谈判报告》)。未来的气候大会似乎还很遥远,但愿今年的圣诞老人能给明年的波兰带去好运。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