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聚焦波恩气候大会:中国碳市场呼之欲出 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2017-11-15 11:32 来源: 央视网

焦波恩气候大会 解振华:中国碳市场进入审批程序 或将成全球最大市场,全球正在关注中国碳市场


从2013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年,而今全国碳市场启动终于进入倒计时的阶段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近日在波恩气候大会期间表示,全国碳市场目前已进入审批程序,得到批准就会启动。这是一个促进减排的新机制,初期可能不能寄予太高的期望,仍需要不断摸索走向成熟。

解振华表示,全国碳市场将从成熟行业开始,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具体实践中,将坚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只按照核查要求分配配额,交易方式与价格完全依靠市场,“如何交易,价格如何,完全靠市场。”

解振华还表示,开始阶段中国不会搞期货市场,也没有考虑碳税,“期货在不成熟的时候也许会把市场搞乱,现货就是为了减排,增加什么样的交易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增加,如森林碳汇,是可以考虑的。”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通过碳汇所吸取的这一部分碳排放有望兑换成碳减排份额在市场中进行交易。

他同时表示,中国将坚持把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避免出现过多的金融衍生品

解振华介绍,目前已利用市场化手段建立了碳市场的注册系统、交易系统、结算系统,正在推进报送系统,并已经确定了在哪里建立登记系统、核查系统,这些都完全通过市场招标的模式。

“建立碳市场的目的是通过碳市场机制降低我们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实现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双赢。”解振华提到,目前7个碳市场试点省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实现了下降,碳减排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近3000家企业。

对于碳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如何兼顾的问题,解振华还指出,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如何让东部帮助西部,也需要靠买方和卖方来发展,不能完全靠市场。

中国碳市场的试点自2013年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省市陆续开市。2016年底,四川福建两个非试点地区的碳市场也先后开市。截至2017年9月,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已有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交易,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45亿元,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呈现双降趋势。

当天的会上,解振华还介绍了中国履行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承诺的情况:2016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达13.3%,距官方设定的15%目标相差无几;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5%和6.6%,都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解振华称,中国完全有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因为试点示范地区已经创造了经验,能够加以推广。目前中国有87个低碳省区和城市、51个低碳工业园区和400多个低碳社区,围绕在现有发展水平上何时能达到峰值进行探索。目前看,所有试点地区都会比全国提前达到峰值。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