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排企业当下应把握碳市场的节奏

2017-11-13 23:18 来源: 低碳天下 |作者: 斯原

控排企业当下应把握碳市场的节奏


    最近中国碳市场可谓是消息不断,好戏连台。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又处在国家重要的里程碑转变的档口(十九大确定的新目标),作为控排企业,在当下应该把握碳市场的以下主要节奏,顺势而为:

    从十九大以后,很多信息明朗化:

中国碳市场的启动节奏:
    2018年:陆续启动电力建材水泥)、电解铝;
    2019-2020年:陆续启动其它钢铁造纸、炼化、化工航空,5大行业;

2. 全国统一市场,试点不复存在
    试点地区将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像广东省强制购买的一些配额会有争议,没有及时处理的企业也终将成为呆账沉入历史;中国碳市场进入统一元年,全国控排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

3. 全国统一交易系统,原有交易所转型
    全国交易系统落在上海,有些出乎行内人的意料,但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金融中心作了应该作的事,碳,还是金融产品,不应该把它妖魔话;
    至于全国登记簿系统落户湖北,应该是各方博弈妥协的结果,但就湖北省试点的结果,还是可以服人的;
    其它的交易所,以后会逐渐进入券商角色;


4. 初期交易过度行政干预化
    碳市场真正成为市场要到2020年以后,短期来看, 中央经济会议,金融去杠杆化,对碳市场的初期建设有重大影响,政府决定碳市场初期不可以自由流通(也许只能交易一次),抵消机制被长期冻结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可以避免初期市场的大起大落。
    但是从长期来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因素。碳市场的自由流通是历史趋势,碳的金融属性会越来越显性化;

   5. 地方话语权重化
    碳市场是二级管理制,即中央及各省。
    以往碳市场,中央决策占主导地位,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省级管理将主导化;
    按目前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权力下放要求,很有可能市一级发改系统会更受控排企业欢迎;
 

    6. 市场惜售严重
    由于市场刚开始,许多大型央企、国企、非试点地区企业进入市场,工业企业天生的风险厌恶性质,以及体制机制的限制,交易很难顺畅完成; 年底扎堆购买及加价行为在碳市场初期几年或成常态;
    控排企业要适应市场初期的“计划经济”;

    7. 行业分配不平均
        从目前试分配情况来看,业内普遍认为
        电力行业配额,相对宽松;
        电解铝行业适中;
        水泥行业偏紧;
        对于大型控排企业,应该找好位置,站好队。 因为如果一个大的需求,会把价格买到天上去也买不够货;同样,想要出手的话,砸到地板上也没人吃得下;电、建结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8. 专业服务机构是控排企业的好选择
    初期对于专业交易机构的打压,会使市场优胜劣汰,大批碳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交易商会重新洗牌;剩下的,一定是精品;
    控排企业大多对碳市场了解不够深入,与专业机构合作是大势所趋,专业的人,作专业的事,提前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商是当下控排企业要作的头等大事;

    9. 价格数量级的估算
    碳市场第一阶段(2018-2020),企业履约的成本,会在企业营业额的千分之一左右;到第二阶段(2020-2025),企业履约成本会在千分之二到三;碳履约成本逐年上涨将是不可逆转趋势;
    
    10. 不是企业运行的致命的参数
    目前碳市场是对强度考核的市场,超排是不会像大气、水、固废那样的强制指标。只在经济上有所体现。即,超排只是钱的问题,不涉及到停产;控排企业大可不必过于紧张;

    11. 立法程序的艰难性
    国务院法制办还未就碳市场管理办法进入最后表态,这只是时间问题。相信2018年碳市场将迎来法制化元年。

    控排企业要深度解读十九大精神,顺势而为。作到正常履约,运作得力,掌控自如。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