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分钟!让你不再混淆“碳盘查”和“碳核查”!

2017-10-26 08:03 来源: 碳阻迹

前言
“全民低碳月”公益活动的举行已经过去两个星期,结合理论以及实际相关例子跟大家一起讨论了“碳足迹”及“碳披露”两个主题,相信大家都获益不少。整个活动已经过半,在之后的日子里,小编会继续努力(划水)!给大家带来既有趣又实用的知识学习体验!

本周的主题是“碳盘查/核查”。这两个词很容易互相混淆,要做碳交易的公司或是刚进入碳市场的小白们看到常常就懵了圈,于是,本期小编就仅针对国内碳市场而言,给大家简明扼要跟大家一起看看到底两者有什么区别?(如果赶时间,可直接跳至文末看总结。)

正文
小编一开始也同许多小白一样,一脸懵,不知道两者的区别,那么,遇到问题怎么办,本着凡是自力更生的态度,第一反应就是“百度”。“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可谓是屡试不爽,什么问题上面都有答案。于是,打开百度,输入“碳盘查”,小编看到:

以政府、企业等位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称作碳盘查,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噢,原来如此。然后来看看“碳核查”,输入碳核查:

碳核查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管控单位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报告进行核查的第三方机构。

????

坑爹那这是,谁编辑的这个?都是语病啊,完全不懂啊!!(掀桌!),这样子能让人搞懂就奇了怪了啊!看来,百度有时候也不“靠谱”。好在,在小编的不懈努力,查阅无数资料过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有那么一下几点。


受众群体
碳盘查面向所有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司企业群体;

碳核查(在碳市场中)面向国家纳入要求控排和碳交易需履约的企业群体(即2013至2014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

一句话总结:前者一概而论,后者针对部分。

工作主体
碳盘查重在自查,企业可以内部组织或聘请相关咨询机构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盘查。企业有权决定如何开展碳盘查的相关工作,遵循企业的相关方针制定和行动策划,是一种自愿性质的内审行为。打个比方,好比做会计,企业自己做一个账本。

碳核查重在配合,是由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某一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该第三方核查机构必须获得主管机构备案与办法的核查资质,通常每年由发改委公开招标决定。企业无权决定核查过程,只能积极配合相关工作,是一种强迫性质的外审行为。打个比方,好比企业做的账本的审计过程,叫做核查。

一句话总结:前者主动,后者被动。

工作目的
在既定的国内碳交易试点中和不远未来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当中,企业进行碳盘查基于自身生产和发展的考虑,主要目的是通过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吸引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关注,提高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尤其对于出口型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要求供应商做碳信息披露,甚至于产品碳足迹。

每年的碳核查工作是国家碳市场稳定运行的数据来源保证,通过历史核查,为主管机构进行配额分配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年度核查确保纳入企业碳排放数据真实有效,保障交易及履约的客观公正,帮助国家掌握大数据情况,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为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打好基础。

一句话总结,前者为自己,后者为国家。

工作要求
碳盘查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主动行为,对排放基准、盘查周期、严格程度没有强制性要求。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委托咨询机构活自己组织发起对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提出整改意见。

碳核查是企业的被动行为,具有强制性。对纳入国家碳市场的企业而言,每年都必须接受第三方机构对上一年度碳排放的核查,遵循相对严格的过程,以保证排放数据的准确性。

一句话总结,前者宽松,后者严格。

标准规范
碳盘查的主要标准规范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64-1、世界资源研究所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制定的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

碳核查(国内碳市场)的标准规范是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用规范的ISO-14064-3。

一句话总结,前者使用国际两大法宝,后者使用国宝。


现在,你们分清楚了吗?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本期的有奖问答环节来测验你的学习成果吧~~~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