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军:碳排放量计算 别总拿算不准说事

2017-9-19 08:50 来源: 老汪聊低碳

前两天拜访了两家企业,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企业像是提前沟通好了一样,都在吐槽各自领域的碳排放算法不准。一个说电网排放因子计算用的是统计年鉴的数据不合适,另一个说计算建筑碳排放各种建材的排放因子太不准。其实之前我也遇到很多跟我讨论碳排放计算准确性的事情,我想估计有很多人也有此困惑,所以,我今天就来说说这个碳排放计算准确性的问题

1. 世界上有100%准确的测量吗?

没有。世界上只要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一定是测不准的。拿一只笔为例,我们可以用卷尺量出它是16.1厘米。但实际这不是精确的数据,你实际上在毫米级别进行了估算,它有可能介于16.1厘米与16.2厘米之间,但因为你目测不出毫米以下的长度,为了得出一个结果你只有估计为16.1厘米。当然,比卷尺计量更精确的计量仪器多得是,但就算到了原子级别的计量仪器,都逃不掉更小单位长度估算的命运。所以说,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存在完全精确的数据的。

2. 我认为准的方法,其实也不准?

那些认为某种计算方式不准确的人,心里一般都有自己认为比较准确的计算方式。比如计算电网排放因子,认为用各电厂的实际化石燃料用量与实际热值来算排放就准确了。这其实也是一个假象,如果对再往下深挖的话,就会发现整个电网电厂的热值测定方法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计算结果也不准;单位热值含碳量没有实测值,计算结果也不准;热值用实际值,单位热值含碳量用IPCC缺省值算出来的排放数据更不准;再深入一点,其实IPCC那套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本来就是近似算法,相关的数据就算测得再准,你能说算出来的结果很准确吗?

3. 在我领域内的数据不准,领域外的数据准?

这也是个普遍现象,总觉得自己领域的碳排放数据算法不准,而其它领域的算法准。继续拿电网排放因子举例,认为电网排放因子不准的同学一定是研究过电网排放因子的算法的,比如他能知道统计年鉴与实际用量的差异,以及有很多独立小电网的问题,所以觉得不准。殊不知在整个碳圈,吐槽数据不准最少的反而是电网排放因子,因为大部分人在计算碳排放的时候电网排放因子从来都是拿来即用,基本没有人会思考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而且这是发改委直接公布的,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所以更没有人质疑。我们引用的IPCC的数据的时候,同样也是不假思索的认为它是准确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其实所有数据都是不准的,只是自己领域研究得深入一些,发现了,而其它与自己领域比较远的数据就没心思深挖,就觉得是准的。

4. 为什么我们有算不准的困惑?

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丢掉了不确定性这个概念。世上所有实际的物体都是测不准的,但是我们工作生活中需要用到这些数据,怎么办呢?于是就增加不确定性这个概念,我们常说的精确度、误差范围都是这个概念。有了这个概念,就不会出现不准确这种定性描述了。只要数据是有出处的,就能知道它的不确定性,那么算出来的值就是有意义的,差别只是不确定性的大小而已。IPCC里面的所有数据都有不确定性或者误差范围,误差范围在百分之几十的有,在百分之几百的也有。不要以为误差范围在百分之几百没意义,在科学的某些领域误差在几个数量级内都可能算是重大突破。我们可能没有接受过科学计量相关的训练,所以会受日常生活的一些想当然的观念的影响,这些观念需要改变。另外我国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把不确定性分析这个部分删掉了,也算是造成算不准的困惑的原因之一把。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确度与难度的取舍。以刚才量笔的尺寸为例,量到毫米级的精确度时,我们随便拿个尺子就能量,如果精确度想到纳米级,我们需要电感测距仪来量,成本巨大。换做电网排放因子,如果用统计年鉴的数据,很容易就能得出结果,如果使用所有电厂实际用量数据,先不说工作量之大,数据能否收集全都是个大问题,而且还会面临各电厂统计口径的一致性问题。 所以我们在选取数据精确度的时候,获取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

5. 如何面对算不准

首先要认识到,任何的计量都是人为规定的,比如米的定义为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秒的定义为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碳排放计算方法同样有人为规定的规则,算区域碳排放有IPCC,算组织碳排放有ISO14064和各国的核算指南,算产品碳排放有ISO14067和PAS2050,算电网排放因子国家自己定规则。我们在做碳排放计算时,不要纠结其准确性,按照相关指南的要求做就行。像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因为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数据,全用实测值是不现实的,一般都是实测值和统计值并用,至于什么时候用实测值,什么时候用统计值,指南里面都写的清清楚楚的,所以没有什么好困惑的。

即使这样,我也很欣赏那些对计算准确性做出质疑的人,因为你们是在认真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种精神,值得继续发扬光大。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