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在过去三年的改变和2017全国市场展望

2017-7-28 10:12 来源: 普泰克碳科技

现货市场的改变 | 现货交易量直线上升

2013年底各交易所开市至今,现货市场的成交量稳步上升。2014年至2015年间,七个试点的碳配额成交量增幅达到50%,2016年上半年成交量就接近2014年及2015年的成交总量。(见下图)

碳交易市场在过去三年的改变和2017全国市场展望

现货交易价格普遍呈下降趋势

试点地区的配额总体发放富余,三年试点期间试点地区的最高超发比例达到20%左右;而ccer签发量也呈逐年上涨趋势,预估2016年的签发量可以达到近1亿吨,市场的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导致交易价格的下降。

另外,全国碳市场即将全面启动,而地方配额结转全国配额的政策迟迟未出台,未来价值的无法确定也导致了地方配额价格在2016年的上半年持续的下跌。2016年下半年各地方政府采取救市措施,同时因为个别地方配额价格足够低,使更多机构投资地方配额赌未来转换全国配额,造成市场价的格略有抬升之势。(见下图)

碳交易市场在过去三年的改变和2017全国市场展望

图片来源:易碳家

1、参与交易主体范围扩大

碳市场现货交易初期,参与交易主体主要是控排企业和专业碳资产机构,随着大家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认知度提高,参与交易的主体扩大为投资机构(包括境外)、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专业碳资产机构、CCER项目业主及少部分自然人。

2、交易时间段的潮汐现象逐渐淡化

这种改变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其一是交易主体增多,交易目的多元化,碳市场初期的现货交易多是控排企业需要按时进行清缴而购买,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投资获利、碳中和等多种需求;另外随着控排企业管理碳资产的意识的逐渐提高,他们对碳价格更为敏感,为了锁定碳价、降低风险而提前进行碳现货交易或相关的置换交易。

3、配额交易数量增加,CCER交易量减少

2016年,部分试点地区的CCER抵消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湖北、上海。总体看来CCER抵消原则日趋从严,可使用的CCER类型、数量都在减少,缩小了CCER的需求。反观配额价值中的政府信用却逐渐的提高,更多投资者认为持有配额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要低于CCER。

2017年全国现货市场的展望

随着2017年全国碳市场政策信号的释放,市场参与者对全国通用配额和CCER的价格预期均呈上涨趋势。政府多次强调要总结欧盟碳市场和试点碳市场运行的经验,市场普遍预期全国配额的发放会从紧,目前八大行业的分配方法以基准线法为主正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政府对CCER项目的备案和签发即将出台限制政策,也避免了未来大量CCER流入市场,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全国碳市场初期,缺乏市场流动性仍是最大的问题。同试点初期相似,新纳入全国的控排企业对交易会持保守态度,他们对碳交易仅处于摸索和观望的状态,他们进行碳交易的目的也是以履约为主。预计全国碳市场的初期,现货交易主要体现在缺口企业的少量购买行为,以及少量的置换配额的销售,配额富裕的企业很难有直接大量出售配额的意愿。

另外,地方政策与行政手段的不同导致交易产品碎片化现象严重。国家将配额分配的权利下放到地方,各地方的分配方法各不一致,使得企业获得配额的数量、成本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预计地方将出台保护本地CCER使用等政策,市场继续出现产品被碎片化,同一产品在不同地方呈现价格有差异。

最后,目前的9家碳市场交易平台的现货交易规则各不相同,未来全国市场的初期,控排企业会按照地域的就近原则进行现货交易,不同的交易规则未必能反应出相似的价格信号讯息,帮助企业发现碳价格。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