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7-9 07:41 来源: 腾讯财经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经济热词,本质上反映了该地区不协调性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6月30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经审定的碳减排量被纳入北京市碳交易范围,释放信号,京津冀有望成为率先构建碳排放权联合交易的地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旨在打造与长三角、珠三角并驾齐驱的经济增长新高地。现在看与沪粤地区差距大,尤其产业形态衔接差,从北京的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到周边河北地区的散乱小高污染重工业,均在京津冀地区并存。

        2014年,中央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研究相关政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我认为,结合在全国推广的碳交易概念,实现碳交易协同,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目前,京津冀地区碳交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1年国家确定了七个碳交易试点,京津冀地区的两个试点,北京、天津碳交易市场分别在2013年11月28日和12月26日启动。经过半年多运行,京、津两市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碳交易法规政策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碳交易相关执法工作经验。其中,北京市碳交易开市以来,截至2014年6月16日,北京碳市场公开交易成交量29.7万吨,成交额1588.9万元;同期天津碳市场公开交易成交量12.1万吨,成交额358万元。

       我国碳交易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14年5月23日,中国碳交易累计成交385万余吨,交易金额为12501万元,成为继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碳交易弊端开始显现,地区间碳交易封闭,配额不流通,削弱了碳交易的市场化减排作用,与当前全球成熟的碳交易的开放理念相背离。

       扩大碳交易地区限制,京津冀率先开展整体碳交易,有着突出优势。首先,京津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使其有望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碳配额稀缺性更高。国务院发布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京津冀地区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实现比2012年负增长。

       当前京津冀地区碳交易现状,是将排放大户河北省排除在体系之外,市场覆盖不足,难以有效遏制碳排放量增长,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河北省占到74%。目前看,河北省总量控制时机成熟,碳价值高,2013年河北省修订《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计划,2017年比2012年煤炭消费总量净减少4000万吨。

       其次,京津冀碳交易市场动力高。碳排放强度不同,决定了降碳成本不同,促进地区间碳配额/信用流通。2011年北京市碳排放强度0.17吨/万元,天津市碳排放强度0.41吨/万元,而河北碳排放强度约0.95吨/万元,三地碳排放差异巨大,通过开展碳交易,河北省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碳发展,从而带动京津冀地区整体碳交易活跃度。

       我国如何开拓京津冀地区碳交易的开发路径?

       首要任务是实现京津冀碳配额地区间流通,建立碳配额区域间流通机制。

       在京津冀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京津冀三地已经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上展开合作,2013年11月,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签订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研究协议,在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核查、配额核定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当前,京津冀地区需要加快跨区域碳交易,打破当前京津碳市场流通的配额必须来自本市的规定,实现京津冀碳配额的互相流通。主要做法为京津交易所的碳配额除源于本地外,允许企业使用经过认证的一定比例的源于河北省的碳配额。因此,规范碳排放认证核查制度,建立全国性碳排放第三方认证核查体系,从而为国内碳交易市场提供标准化、可流通的交易标的,即经过认证的“碳配额”。

       河北省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煤炭和石油加工业六大高能耗行业占工业总能源消费90.5%。由此,结合河北省能耗特点,着手开展对重点行业碳交易的研究工作,加强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核算和监测工作。目前,我国已规定电力、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企业提交碳排放数据,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推进,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库以及核算方法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率先推动河北省的高耗能行业的减碳信用以恰当的方式介入京津碳交易市场。

       开展碳交易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减排降耗,而不是为了市场活跃,否则将本末倒置,出现碳交易活跃而排放量增长的奇怪现象。所以,要结合京津冀地区污染重、碳排放量高特点,借力碳汇,发挥其减排固碳的环境改善作用。

       森林碳汇,即光合作用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有关统计“一亩树林, 每天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结合京津冀环境,发展森林碳汇。仔细研究《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林造发〔2014〕55号),探索碳排放权交易下的京津冀林业碳汇,具体操作倾向于在河北开展植树造林,改善地貌,经过认证形成在京津碳交易所流通的“碳汇指标”,进而打通河北省介入京津碳市场的通道,改善河北省中小县市植树资金少、动力弱局面。还可以开发耕地碳汇,破解秸秆焚烧困扰难题,2014年夏收河北省发现焚烧位置619处,其中一处面积达4.5万亩,而利用耕地固碳,秸秆还田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土壤中,从而实现可以流通的耕地“碳汇指标”。

       其次,京津冀碳市场建设的关键在于碳排放总量控制。区域碳交易的难点主要在交易总量的设定和配额分配比例,这涉及到各个行业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企业利益博弈激烈。在京津冀地区率先施行碳排放总量控制,研究各地碳排放总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实现京津冀地区整体规划的最优配置,这需要设立跨行政区的中央协调机构,保证跨行政区合作协议的有效实施,三地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低碳产业集群,从而践行排放总量控制的碳交易发展真谛。

        简言之,京津冀环境治理任务紧迫,是理想的打破区域碳交易壁垒试验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