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G7峰会将在地中海畔举行,根据白宫此前发布的消息,美国是否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将在峰会后公布。而退出《巴黎协定》,意味着美国将大大削减曾经对排放量的承诺。
整个世界都在劝说、挽留美国,要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这一重大挑战。在美国国内,苹果、谷歌、惠普、英特尔、微软等20余家大公司,也在媒体上联名敦促美国政府“留下来”、“在一起”。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此番表态,或许更多是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盘算、衡量气候变化的成本与收益,其最终的决定将会是综合考虑其国内经济形势、产业和经贸
政策、国际环境政治博弈后方能做出,或许会成为其向国际社会要价的筹码。
从能源角度而言,业内专家表示,美国本来参与程度并不高,其退出《巴黎协定》对于相关产业而言,更多是象征性的影响,但随着其退出,碳定价机制的推行可能面临阻碍,其他国家的动力也会相应降低。
实际上,即使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也还还存在多种可能,或者直接退出,或者欲走还留,作为“协定成员国”进行观察。退一万步讲,即使一贯的“带头大哥”不玩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的事业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面对美国可能的退出,以及人们跟还是不跟的担忧,其他大国如何实施碳
减排,就显得很重要。
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法国新当选总统马克龙的电话中强调,中法应通力合作捍卫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等在内的全球治理机制,给世界各国吃了一剂定心丸。
更为给力的行动是,7月,我国有望正式启动统一碳
市场,开启全国“卖碳”新模式,以保证减排目标实现。而实现这个目标,尚需在以下三方面努力:
第一,出台全国性法律。目前,我国关于
碳交易的法律仅有2011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指南》等部门规章,应上升到国务院条例或者人大立法。
第二,建立统一的定价体系。有机构分析预计,全国
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价格年平均水平在30~40元/吨,要强调的是,市场交易的产品必须要标准化、可计量,一套各方认可的价格
方法学是市场交易的基础,同时,要实施全国统一的价格,以避免套利行为。
第三,明确科学的配额分配方案。此前透露出来的《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配额分配方案(讨论稿)》,对
电力、
水泥和电解铝行业配额分配拟定基准线法+预分配的总体思路,对其他行业,也应给出明确信号——到底是要总量控制,还是行业间减排成本的均等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