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小编介绍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量化自然资源的重要工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并阐述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体系,本期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进展如何,存在哪些
问题值得我们讨论。
(一)编制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进一步强调,要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 制度化轨道。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在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浙江省湖州市、
湖南省娄底市、
贵州省赤水市、
陕西省延安市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
(二)试点工作内容
试点范围:根据《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制度(编制指南)》的要求,试点范围仅限于土地、林木、水等三种重要资源,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矿物资源的试编。其中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情况,耕地和草地质量等级分布及其变化情况;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其他林木的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情况,水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及其变化情况。
核算层次:仅限于实物核算,只能提供各种资源的实物量数据,建立实物量账户,基本不涉及资源估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量核算;
核算内容:主要集中在资产,有关自然资源负债的定义和核算尚处于空白。
核算基本方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自然资源在核算期初、期末的存量水平以及核算期间的变化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是:期初存量+本期增加量-本期减少量=期末存量。核算期间自然资源增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类: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试点工作已接近尾声,在各试点编制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核算理念及方法不统一
一是已有涉及资源实物量的核算技术还未获得一致性意见,如矿产资源核算而言,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共有172种,要开展实物量核算,必须处理好“矿物、矿石、矿种、品位、形态、储量标准、储量登记制度、度量单位统一”等问题。
二是价值量核算也面临诸多核算瓶颈。如: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环境损益价值的核算技术方法,尚未形成标准化程度高、应用成熟的规范。从国内部分已经开展价值量核算的成果来看,确定“价格”的核算技术在核算理念、核算尺度、核算方法上都存有较大差异。赤水市、荔波市、湖州市、鄂州市和
北京市怀柔区等地都积极开展了价值量核算探索,发现存在确定“价格”的指导理念不同的问题。比如,在核算矿产资源价值量的时候,有取值矿产品价格的,有取值矿产资源生态价值的,也有不充分考虑品位、伴生矿及储量“精细”程度去粗略评估取价的,也有运用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倒推价格的。这种多样的“价格”取值,会导致未来运用负债表价值量信息时出现“无法比较”的不利状况。根据国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指导小组工作进度的安排,发布价值量核算规范仍在酝酿阶段,相关研究成果仍需进一步检验。所以,亟需提出一套综合的、标准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为各地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加快自然资源核算研究的步伐。
2、对“负债”的理解有差异
对于负债而言,有认为“负债”即为“资源消耗(损耗)”,也有认为“负债”是“因为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损失”,还有认为“负债”是“资源消耗(损耗)与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损失的总和”。甚至还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负债”这一要素并不存在,不应确认。
3、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
各资源管理部门在日常资源量统计中所依据的标准因行业而出现差异,尤其是相同统计对象存在不同的统计标准,由此致使出现了数据“打架”的现象。例如:娄底市在林地面积填报时,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等标准对林地面积进行调查统计,林业部门根据《林地分类》(LY/T1812-2009)等标准进行调查统计。由于标准不一,导致两者数据相差较大,国土资源部门调查的2014年年末林地面积与林业部门调查数相差数千公顷。
4、统计数据支撑难
各资源管理部门的数据基础较差,尤其是历史数据存在“缺数据、无时效”的问题严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试点开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还需克服很多困难。借鉴自然资源核算与编制的国际经验,我们认为应在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分类的基础上,遵循“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的方法,由实物量入手,逐步探索编制价值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此原则之下,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在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层面已积极开展试编并积累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层面的探索研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可以按自然资源分类或分地区形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再汇总而成最终的国家层面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