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碳权交易市场将利于我国产业进入发展新常态

2017-3-3 11:43 来源: 东北新闻网

在今年年初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面,我国明确表示将起到表率作用,坚决遵守《巴黎协定》的承诺,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以达到目标。转眼二月初就听闻全国统一碳交易体系(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即将成立的喜讯,这将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所谓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换言之,碳排放交易是采用市场化机制,在总量限定的情况下,调控每个排放企业的排放水平。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已有十多年历史,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成熟经验。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领先全国的湖北经验

业界对碳市场的试点存在一种说法:“湖北成则中国成。”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4年4月开市以来,其成交量、流动性等指标在全国领先,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湖北已与山西安徽江西等中部非试点碳交易省份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而湖北培养出来的碳交易“讲师”,也应邀前往了山东、江西、广西、安徽和浙江等非试点省份进行能力建设培训。

湖北省之所以成为全国7个试点地之一,并走向全国,领导的重视程度有莫大关系。早在2009年前后,湖北省委党校有关领导就提出在湖北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想法,并曾开设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课程,因此湖北的相关领导对这一新兴事物并不陌生。2009年,湖北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碳盘查”标准,该标准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备案。

作为2014年第一批被纳入碳排放的湖北企业,当年华新水泥获得2000多万吨的碳排放配额,但在年度履约期结算时发现,实际排放量超出配额上百多万吨,只能到市场上购买,以完成履约。次年,华新水泥开始在燃料上做文章,到2015年,该公司碳配额有了42.38万吨的盈余,通过在碳市场交易,获利900多万元。碳交易不仅为华新水泥挽回了数千万元的损失,创造了效益,也为环保出了一份力。同时,华新水泥二氧化碳绝对排放量减少了9%,还大大节省了电、煤的费用,降低了成本。

根据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2015年湖北省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降6.02%,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取减排收益近2.02亿元。经过近3年的运行,如今,纳入控排的企业基本上都成立碳排放应对部门,或建立了跨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交易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节能减排。”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杲说,通过他们的调研,发现控排企业2015年在节能减排上的投入,比2014年增加了38%。而在没有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前,这些企业的节能减排投入一般趋于平稳,有的甚至为负数。交易市场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效果显著。

多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除湖北外,我国多地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准备。到2020时,碳市场进入门槛将由1万吨标准煤降到5000吨标准煤,并有10万多家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日前,新疆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审批工作程序,对申请设立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进行了详细规定。这意味着新疆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16年,新疆已完成碳排放权要素建设,包括开展国家级低碳城市试点、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考核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今年,新疆将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疆已有180家企业成为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企业。

2016年《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17年,浙江省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准备工作,启动碳交易;到2020年,建立比较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浙江,1900家左右的工业企业已达到国家重点企(事)业碳报告工作要求;约400家企业被纳入2017年启动首批碳交易的范围,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早在2015年,浙江已有地方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当年,台州成功开发出首个ccer(温室气体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这意味着,台州拥有了可以进入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入场券”的企业。该项目企业,今后可通过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碳交易,将碳资产换成真金白银。

2016年7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魏建强表示,山东拟2017年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省发改委目前已确定报送控排企业近500家,下一步将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排放数据进行现场核查,尽快报送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为配额分配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

去产能去利于碳排放优化

目前我国产业普遍碳排放量超标,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以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主。碳排放与去产能密切相关,劣质产能的减少也将减少碳排放。

钢铁产量不降反增危及空气质量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早前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尽管我国计划减少钢铁产能过剩,但实际上生产了更多的钢铁,导致北方的空气污染程度急剧上升,特别是北京周围一带。报告说,实际产能的增长是英国炼钢能力的两倍以上。

报告指出,中国有10个省份提高了钢铁产能。增幅最大的是北京附近的山西和河北,那里的空气污染也属于世界最差水平之一。2016年经营钢铁产能的净增量为3650万吨。其中80%的增长来自于三个省份或直辖市:河北、山西和天津。钢铁业是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排放行业;第一是发电,它也主要使用燃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为此,去年7月25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了全国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部署情况,各地将全面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推动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要求各地组织环境执法业务骨干,对行政区域内钢铁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排查钢铁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自动监控设施安装和运行情况等。并将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钢铁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发现一批、解决一批、曝光一批突出的钢铁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对污染物排放持续超标的钢铁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连续处罚、责令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等措施。

煤炭产能去化促进减排

黑龙江省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煤炭等行业低效产能和无效产能,处置好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僵尸企业”,推动兼并重组,促进煤炭等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效供给。

2月6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两会”上提到了2017年山东将严格执法,努力解决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落实减煤、抑尘、除味、增绿的具体措施。该省要全面加快锅炉高效环保改造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普遍实施民用散煤综合治理;加强扬尘整治和渣土运输管理;持续开展加油站清理整顿和油品质量专项检查,强化高排放车辆监管。

降低有色金属产能

尽管2015年末至2016年上半年的供给侧改革使得氧化铝减产700万吨,但是部分企业在去年年的悄然复产,这导致了污染排放和碳排放的突然增加。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如果氧化铝产业在2016年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去产能,将会为减少硫氧化物2.8万吨,氮氧化物5.1万吨,粉尘3.7万吨,一氧化碳2.3万吨和二氧化碳超过2万吨。除此之外,氧化铝年均新增产能1550万吨将会导致90万吨极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的产生。氢氧化钠极具危险性,与人体皮肤接触,将会造成严重灼伤。氧化铝产业应继续做好去产能工作,塑造低碳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模式。

2016年12月,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上,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碳排放重点行业和领域,有色金属工业排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二是工艺过程中的碳排放。当前,铝行业正面临着化解过生产能的关键时期,通过碳交易倒逼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将使氧化铝行业直接收益,减少库存;并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对推动整体铝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意义

由上述湖北的例子可见,碳权交易市场好处良多。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我国产业碳排放总量,同时也能倡导产业积极寻求清洁燃料及绿色生产方式,推动技术发展从而减低成本,达到经济效益和环保同发展。

日前,《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 》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开启崭新的格局,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为未来节能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需要指出的是,碳排放权交易并不限制企业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并不鼓励“花钱买配额完成任务”。

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减排目标:一是降低产量;二是采用新技术;三是在市场上购入配额或中国经核证的减排量(CCER)等其他抵消品种,来缓解自身所受的约束。第一种方式基本与落实共给侧改革政策相吻合,重点在于控制产量和淘汰落后产能,第二种和第三种则是激励清洁技术的发展;三种方式都对低碳经济的实现有长远的价值。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引导资金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可通过碳金融手段盘活碳资产用于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的低碳发展和节能技术改造,可实现配额的盈余或产生可用以抵消的自愿减排量,企业通过配额或减排量的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以此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更多的减排和技改的项目,推进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碳排放权交易同样意味着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将需要购买大量的碳排放配额,增加其成本,最后导致关停。市场规律导向优胜劣汰,只有符合碳排放标准以及更为绿色的企业才得以生存并能够利用此举获利,可谓企业,政府及环境三赢。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科认为,2017年-2020年全国碳市场的主要目标将是建设市场机制,先让全国市场运转起来,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以及节能减排效果的发挥还有待时日。预计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价格年平均水平在30元-40元/吨,第一个履约期内碳排放配额现货约为2亿-5亿吨,交易额约为60亿-100亿元,乐观情况下能接近200亿元。之后,如果碳市场覆盖行业扩展到八大行业之外,并且纳入企业的能耗门槛值降低,同时将多种碳金融产品逐渐引入市场,预计全国碳市场交易额可能增加到千亿元规模。

综上所述,碳排放权将助力我国产业进入新常态:一个比较平稳,结构更优化,以技术降低成本,着重环保的发展模式。相信全国统一碳市场机制的建立,以及其逐渐完善的监管系统和赏罚体系将让我国产业在绿色生产的道路上开拓一个新的篇章。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