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华北片区培训会在
北京召开,北京、天津、
河北、
山西和
内蒙古的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技术支持机构和重点排放企业代表参会。融碳公司代表集团做为省重点排放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来自会议最前线
会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为大家介绍了国家在碳
市场建设方面的进展情况和启动
碳市场存在的
问题:
(1)各省数据上报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央企的企业调研工作正逐步推进,每个行业应做到70-80%以上的企业的信息掌控,保证基准线制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2017年第一季度出台配额分配指南和分配方案,包括八大行业配额分配方法、行业基准线和默认值等;第二季度启动配额分配相关准备工作,首先启动开户工作,7月底前完成注册登记系统和全国
碳交易系统开户,完成重点企业基本信息录入,希望各省、市相关部门和机构积极配合完成。
对于企业参与不积极的情况,蒋司长还给出了几点建议:
(1)做好碳市场各项工作安排,文件精神要宣传到位,要做到家喻户晓;
(2)文件精神宣传到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基础工作好的,数据质量好的,报送和核查数据是可以直接采用,对于基础不好,数据质量不过关的(缺失、偏离较大的)采用配额计算器,根据产品产量和默认值保守的计算其排放量;
(3)对于不履约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另外,参会的各位专家在全国碳市场
政策、配额分配的方法、核算方法和核查规范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培训。
我们该如何应对
作为重点企业代表我们感觉到全国碳市场已经渐行渐近,国家政策对于重点高碳排放企业的约束也越来越紧,如何应对,如何降低碳约束是目前重点排放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前不久在中电联召开的关于大型
电力集团公司低碳目标落实情况座谈会上提出了:2020年燃煤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至865克/千瓦时左右、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千瓦时以内的要求。
对于在碳市场中占较大份额的电力企业而言,要降低碳排放约束影响,完成减排及碳排放目标,只能持续不断的推进以下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加大节能管理,深化对标管理,强化节能工作,深挖节能潜力,着力推进指标改善,加大供热改造,扩展供热区域,进一步降低燃煤发电供电排放强度;
(2)持续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机组建设,进一步降低集团全口径供电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3)加强
碳资产管理,建立碳资产专业化团队,做好企业低碳规划、
碳盘查、碳排放数据科学管理和报送、减排量开发、配额和减排量交易与管理,积极的为企业创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