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干货!一秒看懂中国碳市场发展的三大阶段

2017-2-20 18:10 来源: 南方网

 为国家战略转型升级,减排是中国追求多年的道路,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碳排放交易模式均为中国提供了碳排放交易的成功经验。

  我国自 2011 年筹备碳交易市场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 2011-2012 年的准备阶段,2013-2015 年的试点阶段和 2015 年以后的全国统一市场阶段。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回顾一下中国碳交易发展的三大阶段。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规划时间图

  第一阶段 政策频发,确立试点省市

  中国政府自2011 年以来加快布局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减排,碳交易的政策文件。

  2011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湖北、重庆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交易产品主要包括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控排企业针对自身碳配额使用情况进行买入或者卖出碳排放权,不足的也可以由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弥补。

  第二阶段 试点市场有序运行,CCER 项目增速爆发

  目前,七个试点市场在政策引导下顺利运行,以广东碳市场为例。

  广东省于2013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为交易平台,在2016年自然年(截至12月31日),广东碳市场共计成交配额2334.05万吨,总成交金额2.89亿元。其中,一级市场成交量100万吨,成交金额高达1128.5万元;二级市场成交量2234.05万吨,成交金额高达2.78亿元,比2015年二级市场成交量695.65万吨增加了1538.40万吨,同比增长221.15%;CCER成交量1908.92万吨,同比增长1788.14%;居全国第一。

  从启动至今,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4684.93万吨,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约34.46%,总成交金额12.54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6.89%,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

  广东省碳交易机制图解

  随着试点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大力推进,我国 CCER 和 CDM 项目开发速度也迅猛增长。截至 2016 年 5月 31 日,我国已获得 CERs 签发的全部 CDM 项目共 1487 项。

  第三阶段 全国碳市场紧张筹备,今年将正式启动

  在2016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思路讨论会,围绕监管体系建设,配额分配方法,监测、报告和核查,注册登记系统建设,交易平台布局等5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国家发改委和各省级行政区域将完成配额总量的设定和分配,然后全国碳市场就将全面启动。

  预计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价格年平均水平在30元-40元/吨,第一个履约期内碳排放配额现货约为2亿-5亿吨,交易额约为60亿-100亿元,乐观情况下能接近200亿元。之后,如果碳市场覆盖行业扩展到八大行业之外,并且纳入企业的能耗门槛值降低,同时将多种碳金融产品逐渐引入市场,预计全国碳市场交易额可能增加到千亿元规模。

  来源:全球新能源科技新媒体 经济参考报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