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约束时代,企业如何胜出

2017-1-18 14:50 来源: 易碳家 |作者: 李华林

  2015年底巴黎气候大会,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该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成为继《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的新起点。

  《巴黎协定》确立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全球温升控制在2℃目标下,2080年左右零排放。2030年排放应从2010年500亿t CO2e下降到400亿t CO2e,但按当前各国NDC目标汇总后排放量将达550亿tCO2e。温升控制在1.5℃目标下,则2060年左右要实现零排放。],本世纪下半叶要实现净零排放,即意味着化石能源时代的终结。各缔约方以全球控制温升和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为导向,以各国提出国家自主决定贡献 (NDC) 为基础,在公平公正原则下开展自觉和自愿的合作行动。我国政府也于2016年6月底提交了自主贡献(INDC)文件,明确提出到203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到20%左右、化石能源消费的CO2排放达到峰值、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在此背景下,全球将加快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实现“发展”与“降碳”双赢,走上气候适宜型的低碳发展道路,其中“碳市场”机制也越来越成为更多国家重要的制度建设举措。

  全国碳市场蓄势待发

  我国自“十二五”时期以来,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发展碳交易市场——


  发展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完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建设低碳发展制度的重要内容。 

  2013年正式启动的“五市二省”碳排放交易试点到目前为止取得积极成效,试点期间共纳入2000多家企业、年发放配额约12亿吨、累计成交量8000多万吨、成交金额约20亿元。2017年我国全国统一碳市场将正式启动,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重点排放行业共计8000余家企业[ 参与主体为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 ]。

  碳交易机制把碳排放空间作为紧缺资源进行管理,其核心是促进节能减排。在碳交易制度下,企业被纳入碳排放配额总量管制,势必催生了其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内生需求。 

  由此,企业将逐渐步入碳约束时代。

  碳约束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情景

  低碳转型发展模式是企业面对碳约束的必然选择。

  低碳转型发展是一条综合的解决路径,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经济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能效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和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重新聚合,为企业通过协同共享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机遇。

碳约束条件下的企业尤其是高耗能工业企业,将面临:
战略升级,追求碳生产率的提高
编制两份表:财务报表+ 碳报表(碳资产负债表、碳排放流量表、碳生产率表)
参与两个市场:资本市场+碳交易市场 


  碳战略思维

  碳战略即低碳转型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能源资产,在碳配额总量约束条件下满足生产的需求,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价值”的考量,被称为碳战略思维。制定碳战略,企业需把其所消耗的水|电|油|气|煤等资源介质,以及消耗行为所产生的副|废|污|碳等作为资源能源基本面去统筹规划,这也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业务布局、增长方式、消耗行为与发展空间的规模、功能及物流链协同效率。

  碳战略规划,要评估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无形因素如政策、经济态势、行业广度与深度、环境价值观、以及生产习惯等;还要有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指引;以及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c30碳战略思维CARE模型

c30碳战略思维CARE模型

  低碳转型发展模式将把企业全面带入“低碳+”时代

  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将把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带入消费大时代,我们称之为“低碳+”。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推出, “总量控制的碳配额交易”势必在市场上形成倒逼机制,从而推动、强化了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动机,也激发了企业多层次的需求,市场将在绿色低碳新技术、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乃至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层面,呼唤更多的、有效的供给,从而推动供给侧的重组和优化,促进新的供需平衡。

  面对低碳转型和新的供需平衡发展机遇,企业与外部的协同交互方式急需改变,供应端和消费端之间的价值链尚待重构,绿色发展产业的生态社群也亟待构建。企业需主动迎合产业互联网的趋势,依托“互联网+”拓宽其技术产品和市场资源的创新对接通道,参与产业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加入“低碳+”生态社群,鼓励企业员工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为经济的下一轮绿色增长贡献能量。(作者系c30低碳平台创始人-李华林)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