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即将拉开大幕 碳交易“深圳模式”广受关注

2017-1-5 17:20 来源: 深圳商报

导语: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倒计时,作为全国最早启动的碳交易市场,碳交易“深圳模式”广受关注,据悉,深圳碳交易成交额全国第二。

全国碳市场即将拉开大幕碳交易深圳模式广受关注


在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正式登场后,作为全国最早启动的碳交易市场,深圳碳交易市场将会酝酿怎样的变化?深圳在全国统一碳市场里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碳市场“深圳模式”中的哪些特质可以复制到全国?

市场规模 深圳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额全国第二

2013年6月18日启动的深圳碳交易市场,是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开展配额交易的碳市场。成立当天,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就完成了8笔,成交21112吨配额。

经过3年多的运作,深圳市已将636家重点工业企业和197栋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管控范围,初步建成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交易所内每天不断刷新的成交记录,被视为深圳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观的重要窗口。

“下一个履约年度,这一数字将扩容至824家。”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葛兴安昨日告诉记者。

据了解,深圳市发改委近日启动了2016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在新增一批管控单位后,纳入2016年度碳排放管控的单位数量达到824家。新增的管控单位中包括赤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按照《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这批碳排放管控单位应按时完成碳排放报告核查与提交、统计指标数据报告提交等2016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并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2016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工作。

负责开展碳交易业务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位于南山区科技园北区的金融科技大厦内,与交易所同处一栋大楼的,还包括中国银行、杭州银行、中信证券等众多金融机构。

统计显示,自从2013年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等省市,共同成为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后,深圳一直保持着全国居前的市场活跃度。截至2017年1月4日,深圳碳市场配额累计总成交量约1807万吨,总成交额约5.96亿元。同一天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环境交易所的碳市场配额线上公开交易总成交量约为469万吨,总成交额约为2.37亿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碳市场配额总成交量约242万吨,总成交额约0.40亿元。深圳在7个试点交易所中累计成交额居第二位,仅次于湖北的7.32亿元。

企业自律 年度碳排放配额履约率逐年攀升

与此同时,深圳碳市场的社会示范效应也像涟漪一样不断传导。一年一度的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已经成为折射国内外低碳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晴雨表。通过论坛的持续发声,不断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广而告之。

随着碳排放管控的深入推进,深圳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也逐年强化。深圳亚旭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运动护具的台资企业,它还是2016年首家足额履行2015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的碳交易管控单位。“我们更换了节能空调,还通过电机能效改造,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负责人曾锋专门介绍了企业的节能心得。

与国内不少碳交易试点市场由于受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碳市场流动性不足等因素影响,一再推迟履约期限不同,深圳碳排放管控单位的三次年度碳排放履约行为,均是严格限定在法定截止日完成,履约率逐年走高。

在2014年首次履约期间,深圳碳排放管控单位的碳排放配额履约率为99.37%。2015年第二次履约时,636家管控单位中只有两家没有按时履约,履约率达到了99.69%。

“2016年管控单位履约积极性比2015年更高。”葛兴安告诉记者,2015年有2家管控单位没有按时足额提交配额完成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2016年违约单位数量只有1家,完成率为99.84%。

全民参与 公交换碳币让减排成为生活方式

尽管与国内其他试点相比,深圳是最年轻的城市,产业结构中也缺乏传统重工业,碳排放管控单位的体量偏小。但深圳碳交易市场是目前国内碳排放配额流转率最高的交易场所,成熟的市场机制和丰富的商业机会,也使得深圳碳市场托管会员的数量全国最多。

“以前有人会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节能减排会对经济成长构成负面影响。但事实上,深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是正向传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并没有拖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深圳经济数据的逐年攀升,也印证了深圳正在实践一条以更少的资源能耗和更低的环境代价,实现更有质量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除此之外,葛兴安认为成长于深圳这座改革之城的碳市场还天生具备一个开放属性。“深圳不断开放碳市场的主体范围,是国内首个向个人投资者开放、首个向机构投资者开放、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向境外投资者开放的试点。”

“开放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通市场上的关卡,链接各种市场要素,让市场得以有效运行,这也是深圳碳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生态和业务链条齐全的根本原因。”

在去年10月举行的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参与发起了“全民碳路”低碳公益主题活动,对市民每天的低碳行为,如步行、乘坐绿色公交、停驶私家车、资源回收等进行记录,并量化为相应碳积分或碳币,可以兑换合作商家的消费奖励。

“碳交易市场不应只局限于工业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还可以将碳交易面向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减排。”在展望碳交易的发展前景时,葛兴安如是说。

远景谋划 深圳期待成长为全国性碳交易平台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了统一部署,要求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3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上报国务院并进入立法程序;6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碳市场建设专题会议,提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已经箭在铉上。

目前,欧盟建立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系统,覆盖了约1.1万家能源消费企业,涉及排放量约占区域的50%。2016年以来,碳交易市场欧盟配额的交易量近40亿吨。

据市场机构预测,全国碳交易市场全面建成后,碳交易将从现货交易逐渐扩展到碳期货、期权等各种衍生品,市场空间有望快速扩大。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面对即将揭开帷幕的全国碳市场,深圳将要扮演什么角色?

同年3月,国内首个“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正式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挂牌成立。目前,作为深圳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非试点省市碳市场能力建设的重要渠道,能力建设中心已经在国内其他非试点省市,针对碳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排放企业等,组织开展了29场次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活动,为这些地方的碳市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实操技能。

“在2017年,我们将持续保持开放、创新和高度市场化的特质,通过能力中心不断扩大深圳碳交易市场的品牌输出。”葛兴安表示,作为全国碳交易试点城市,深圳在建设好本地碳市场的同时,将以自身碳试点的工作经验,积极推动全国其他省市碳市场能力建设、碳市场产业链条构建以及碳金融创新,主动服务于全国碳市场,协助国家发改委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

2015年9月,在深圳、包头两市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包头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正式启动。深圳协助包头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基础建设工作,并推动深圳与包头两市碳交易市场的区域对接,这是深圳碳市场品牌服务及管理模式的首次异地输出。随后,深圳又与“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就共同建设区域碳交易市场签署合作备忘录。

“预计2017年下半年,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将正式启动。在全国统一碳市场背景下,现有的试点城市将进入开放竞争阶段,管控单位有望自由选择碳交易服务市场。深圳碳交易市场依然会存在,但将面对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由竞争环境。这其中既有变化,也蕴藏机遇。”

葛兴安指出,深圳的发展目标是不仅在设计创新性交易产品上,更要积极开展碳交易区域合作,将试点经验向非试点地区推广,主动帮助非试点城市进行能力建设;不仅要服务好本地客户,更要凭借良好的市场机制,吸引全国各地的客户在深圳碳市场完成碳配额交易,成长为全国性的碳交易平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