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COP22期间,特朗普当选了美国下任总统,各国则加速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近50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能。然而,一些国家继续对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其气候承诺和
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全球石油与煤炭的消费或已达到峰值,一些国家仍然投资新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就显得十分不明智,罔顾公众健康与环境。德国与俄罗斯计划推进一个充满争议的输油管道,以绕过乌克兰。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警告,英国政府扩建希思罗机场第三跑道的计划可能触犯该国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即便是本周因宣布将淘汰煤炭而受到赞扬的加拿大也在考虑扩建输油管道。虽然紧急叫停30个新建燃煤电厂,中国第三季度能源结构继续优化,然而煤电逆势增长的情况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本周特斯拉在美属萨摩亚的太阳能微网几乎满足了岛上全部的
电力需求,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与效益日益凸显。
2
关键点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淘汰化石燃料有助于保护民众的生计、水源和文化遗产。
西藏阿里今年7月和9月接连发生罕见冰崩,7月的冰川塌方体面积近10平方公里,造成数人伤亡,数百头牦牛失踪以及大量草场被破坏。两个月后在及时预警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得以在第二次冰崩前撤离。研究者认为这两次冰崩极有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各国民众纷纷呼吁不再兴建化石燃料项目,以保护水源、原住民生计与环境。美国密苏里河畔的原住民及民众正努力阻止达科达油管的建设,指出该管道经过原住民的圣地,并给当地水源构成威胁,近日美国退伍军也声援当地居民的抗议。同时,加拿大民众在该国45个地区静坐示威,呼吁政府取消关于扩建油砂管道的决定,正视此项目给当地环境、原住民生计以及该国气候目标带来的风险,目前加拿大政府尚未宣布其决定。
基于清洁能源的经济发展才能“经世济民”,继续投资化石燃料或导致其民众错失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当特朗普宣称将通过振兴煤炭行业来增加美国就业时,研究显示可再生能源行业将会为美国创造四倍于煤炭行业的工作机会。当特朗普所持有的达科他石油
运输管道的股份从50万美元降到5万美元时,特朗普就立刻将其抛售。与欧洲企业相比,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尚未适应经济去碳化的趋势。因短视的投资者继续投资面临淘汰的化石燃料项目,全球逾2万亿美元的资金面临搁浅风险。G20国家每年将880亿美元纳税人的资金支持已经进入结构性衰退的化石燃料。
48个国家,与城市和私营部门一道,承诺淘汰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创造具有气候韧性的21世纪经济。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以及《巴黎协定》的迅速生效,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那些国家发表声明,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能,此举得到了中国与德国等国家的支持。包括哥伦比亚、摩洛哥和菲律宾等近50个国家代表其人民做出了这一雄心勃勃的承诺,为欧盟等传统气候行动领头羊做出了表率,促进其加速淘汰化石燃料。
3
媒体报道
47个气候脆弱国称将努力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生产 (中国新闻网)
加拿大环境部长:计划到2030年全国彻底取缔煤炭发电(FX168财经报社)
加拿大计划在2030年前淘汰煤炭发电(新华网)
三季度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提高 电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日报)
前三季度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19.3%
节能降耗成效突出 (国际新能源网)
西藏阿里接连发生罕见冰崩,科学家争议是否系列灾害的开始 (澎湃新闻)
4
资源与工具
报告: 从化石燃料到低碳发展:主流能源的转型(英文) (Wood McKenzie)
报告: 限制1.5℃温升最重要的十个短期步骤 (Climate Action Tracker)
新闻稿:国际能源署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五年预测,2015年为转折点 (IEA)
新闻稿:脆弱国家
论坛承诺将采取力度更强的气候行动 (CVF)
5
大家说
“
对争取实现到本世纪末把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1.5℃之内的较高目标而言,气候脆弱国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国家集体表态称将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对此表示欢迎。中国将成为脆弱国家强有力的伙伴,帮助其制定正确策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代表中国发言
“
作为政府对未来清洁能源经济的计划一部分,我们将加速对于取缔煤炭燃料的工作。争取到2030年,实现加拿大零煤炭发电的目标。将针对各省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但到2030年实现彻底取缔煤炭发电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加拿大环境部长Catherine McKenna
“
多年来,(美国)联合参谋部将气候变化标记为对我国的第一大安全威胁。你会发现,世界上无论何处,只要有水危机发生,就会有大规模的政治暴力。除非我们采取行动,否则美国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前美国陆军军官 Wes Clark 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