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
电力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今天在集团总部所在地—
北京启动了国内
碳交易市场中最大规模的
碳资产管理培训计划,该培训计划为期4天,向来自集团内各企业负责碳资产及碳交易的主管以及各新能源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等约150人提供碳履约管理和碳交易管理的能力培训,旨在提高该集团公司各上市公司、分子公司、省发电公司、专业公司及各直属企业碳资产管理岗位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打造高素质
碳市场负责人。
大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之一,截止2015年该集团拥有的电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27GW,其中清洁电力占比已接近30%,,根据碳道测算大唐集团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总排放量约3.5亿吨/年,在五大电力集团排位第二,约占全国碳市场排放总量的7%。这一规模为该集团的碳资产管理提出挑战,面对即将于2017年初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提升集团碳资产管理的整体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此次培训由大唐集团安生部主办,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承办,并依托双方共同建立的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电力行业培训基地开展。参与培训的机构阵容足以体现该集团对碳资产管理的重视,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受邀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全国碳市场总体部署的介绍。此外根据培训安排,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清华大学、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等机构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亦参加培训并授课。
此次培训启动会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对全国碳市场进行了清晰的解读,从宏观
政策、分配方案、交易机构、交易制度、
第三方核查机构及管理、市场规模预期等方面勾勒出国家对全国碳市场寄予的厚望。碳道将关键信息整理如下:
1.全国
碳排放配额在分配方法上采取基准法和强度下降法,以基准法为主。同一个行业,无论在何地区,均采用同一标准。
2、全国碳市场采用两级分工的模式,中央层面主导方法和标准,省级层面管理配额分配、履约监管。中央为地方预留部分配额支配权,除此之外不允许各地采取地方化规则分配配额,如地方不按中央方法采取配额分配,企业有权进行投诉和抗权。
3、全国碳市场初期以现货市场为主,交易规模约为12-80亿元/年;未来逐步由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过度,碳期货市场规模在600-4000亿/年。
4、未来全国将保留7-8家国家级交易机构,承担全国统一市场的交易服务任务。各交易机构在交易规则、交易模式、管理要求等方面完全一致,企业可选择任何一家交易机构。
5、目前第三方核查机构由各省独立招标,未来全国碳市场开启后,需由国家碳排放交易主管部门对第三方核查机构有严格规范并进行备案,确保核查工作透明,准确、可信。
6、控排企业如不配合第三方机构核查,排放值按照当地行业最高标准计算;另外,无论控排企业是否配合第三方核查,配额都将按期分配并须按要求履约。
7、今年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筹备期,未来将与财政部、环保部、税务总局协商,计划到2020年推出碳税。同时,蒋司也承认碳税有很多缺点,例如方式单一、简单粗暴等。未来碳税主要针对不参与碳
排放权交易、不好控制的中小企业。
8、全国碳市场自2017年启动至2019年年末,均属于初始运行期,碳价可能会相对较低,约在30-100元/吨之间。
9、未来部分符合要求的
ccer可以作为补充,与碳排放配额共同构成碳市场。抵消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额主导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为此次的培训计划进行了
碳中和操作,由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与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按照低碳绿色零排放会议标准,计算出培训班产生的碳排放,使用了
甘肃大唐白龙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麒麟寺111MW水电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
减排量CCER中和。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为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甘肃大唐白龙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碳中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