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纺织业步入绿色快车道

2016-10-28 10:2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新疆纺织业步入绿色快车道


据了解,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2015年棉花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近两年,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带动下,新疆正成为国内外纺织上下游企业投资的热土。

严格印染准入门槛 中央财政支持废水处理

“今年以来,平均一天两家纺织服装企业在新疆注册、备案。从内地通过产业转移来的企业,2014年48家,2015年125家,今年1月到6月89家。”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梁勇表示,在投资呈现持续升温的情况下,为了更加规范产业发展,防止无序发展,自治区即将推出多条管理措施。

其中,梁勇强调,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防止产业碎片化发展,棉纺和化纤必须进“三城七园” ,未进企业一概不享受政策。同时,要重视清洁生产,确保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疆目前最需要打通的环节是印染。”梁勇表示,目前来看,新疆的纺织成本较其他地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排污耗水大户,印染及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因此,如何在发展服装产业的同时,解决或防范印染业的污染,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新疆决定在阿克苏、库尔勒、石河子3个纺织城各建设一家污水处理厂,并严格控制单位产品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印染污水100%处理和达标排放。

“所有进新疆的印染企业要进行专家审核,必须保证是节水型、先进、可持续发展的。”梁勇介绍,把环保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企业只有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才能享受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据他介绍,为确保污水处理厂在印染企业进入新疆之前建设完毕,中央财政支出9亿元在阿克苏和库尔勒投资建设两座日处理9万吨的处理厂,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此外,中央财政也明确对新疆印染污水处理给予补贴,年拨款10亿元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的专项补贴。

发展眼光开办企业 全产业链推行绿色理念

在库尔勒经济开发区,利泰库尔勒绿色生态纱线示范园的一期108万锭纺织项目已实现运营投产。这座纺纱工厂配备德国卓朗全自动化新型纺纱设备,通过高速、高度自动化和低能耗真正实现智能制造,万锭用工人数仅有20人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利泰纺织成立于1905年,是江苏金昇集团旗下企业。在集团董事长潘雪平看来,新疆拥有绝佳的政策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交通地理位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正是看中未来新疆纺织发展的潜力。

潘雪平透露,金昇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签署了200亿元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金昇集团的产业优势和国家开发银行投融资优势,在南北疆投资400亿元打造“一中心三园区”,整合全球优质纤维资源,推广有机棉、BCI(友好)棉和天然彩棉,在生产经营各环节推行绿色、循环新理念,形成“绿色、智能、定制、共赢、循环”的全新商业模式。

“纺织工业是碳排放大户,回收一斤衣服可以减少3.6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国每年的废旧纤维差不多在2600万吨~3000万吨,利用量不到3%,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潘雪平计划用10年时间,在奎屯建设年消纳1000万吨的再生纤维示范区,实现废旧纤维的资源化,年减少碳排放50亿元左右,同时带动当地5万人就业。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