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今年4月22日,《巴黎协定》在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包括中美在内的175个国家在当天签署了这一协定。
按照规定,只有当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签署并批准加入,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占全球总量的55%以上,《巴黎协定》才会在30天后生效。中美两国领导人已在9月初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向潘基文提交了批准文书。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5日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达到生效门槛发表讲话,肯定美中在气候变化
问题上的合作,希望各国未来能就全球
航空业碳
减排等问题达成更多共识。
他说,上月美中一道正式加入《巴黎协定》,协定于今天达到生效所需的门槛,可谓是“历史性的一天”。如果各国能履行在协定中所做承诺,今天将是世界抗击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巴黎协定》能帮助延迟或避免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一些最严重后果。
奥巴马期待各国未来继续开展合作,就全球航空业
碳减排达成共识,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的使用。
近年来美国加大了风能、太阳能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制定了史上第一份发电厂减排标准,并为汽车、卡车等设定了能效标准。奥巴马认为,上述措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消费能源的方式,帮助
碳排放降至逾20年来最低水平。
但奥巴马抗击气候变化的努力并非一帆风顺。最高法院今年早些时候裁定,在有关白宫清洁
电力计划的法律诉讼悬而未决期间,环保署暂停实施该计划,这意味着白宫试图大幅限制发电厂碳排放的努力受挫。
此外,奥巴马的
政策也受到一些行业团体的质疑。他今年8月宣布在夏威夷划设全球最大海洋保护区,加强物种和生态保护。但当地渔业协会认为,商业捕鱼面积的显著缩小将对夏威夷渔业造成打击,奥巴马意在巩固政治遗产,而非真正的海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