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美国国家
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题为《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模式和全球地表温度变率》的文章,首次量化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模式与全球地表温度波动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的程度预测未来的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1998—2012年,气候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呈现出两种显著特征: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温减缓和热带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加速。但之前的研究没有建立过全球地表温度上升速度和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变化之间的联系。因此,该研究利用38个气候模型进行长期气候模拟,通过卫星观测数据来定量分析太平洋对全球地表温度的贡献。
结果发现,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模式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都如此。太平洋能够解释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增温减缓。在年际尺度上,太平洋为1997/1998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贡献了0.26 ± 0.10 ℃。在年代际尺度上,1998—2012年热带西太平洋海平面的快速上升,造成全球地表增温减缓0.16 ± 0.06 ℃。
研究人员认为,海平面高度比海平面温度更能精确地反映海水所储存的热量。全球增温停滞期间,更多热量被储存在西太平洋的深层,消除了海洋表面的增暖信号。但由于温暖的海水膨胀,储存的热量可以通过西太平洋海平面的波动表现出来。据该研究预测,到2016年底,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比2014年升高0.28 ℃。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6年第18期,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