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大雨看全球变暖 ——联合国:全球变暖将造成经济损失2万亿美元

2016-7-25 12:07 来源: 点绿网

近日北京大雨,又让大家把目光投入到对天气气候的关注上来,据悉这次持续性地、危机了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的降雨还是源于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从刚入夏的南亚高温,到现在国内的洪涝灾害,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巨大,本周二据联合国研究结果显示,截止到2030年其损失超过2万亿美元。

全球变暖将造成经济损失2万亿美元


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制约情况

结果显示在东南亚,每年将有20%的工作时间因天气炎热而被迫缩短,而到2050年,这一数值将是现在的两倍。在全球范围内,43个国家将因生产力下降导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这一现象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据估算到2030年(见上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了6个百分点,中国GDP将下降0.8个百分点,印度下降3.2个百分点。

报告还指出,我国和印度到2030年,经济产出将因气候原因损失4500亿美元,在经济富裕的地区,如日本、英国和美国,其受天气炎热的影响较小,比如美国的GDP才因此下降0.2%。当然,这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因为这些国家处在气候变化影响不大的地区,经济才不易受其影响,其良好的经济现状又保证了其更加完善的防灾减灾措施。

报告还预测到2050年,各大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都将加大,贫困地区的人受灾将更加明显。据统计1980年到2012年,世界约210万的人口因21000起自然灾害而丧命,包括洪水、泥石流、高温、干旱、大风、火灾。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从2000年至今,1215起自然灾害已使12亿人口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西兰健康与环境中心主任Kjellstrom说:现在热带及亚热带的高温气候已经显著影响了工人的工作质量和身体情况。因此需要更久的休息时间,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Kjellstrom同时指出,让廉价的劳动力在恶劣环境下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将产生人权、医疗、健康等诸多风险。

气候变化除了带来劳动力下降的弊端之外,最明显的要数粮食减产。据联合国预测(见下图),气温上升3度,就将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图中深红色意味着减产量达到50%。

全球变暖将造成经济损失2万亿美元


Kjellstrom认为当下最好的方法是各国加强全球变暖的治理措施。下图的预测数据显示,加强治理和无所作为间,全球气温能相差3.5度。这岂不是挽回了50%的粮食产量!


 据IPCC数据预测(见上图),从现在开始,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抑制全球变暖,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100年气温将上升5.1度。如果以北京现在夏日35度的高温计算,那时将达到40度,这还只是平均数值。真实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世界正在为此努力,目前我们把气温控制在了涨幅3.7度的范围。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4月全球175个国家签署了巴黎气候协议,目标是相比前工业水平,全球变暖应低于2摄氏度,并努力使变暖的温度低于1.5摄氏度。但在今年的前三个月就打破了历史记录,创自十九世纪以来的最高纪录。

从联合国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碳减排将是继水土气污染之后,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随着国家环保市场的完善,也许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碳减排将纳入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