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气侯变化和低碳发展之路的主要表现

2014-6-10 15:0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张博

       一是单位GDP碳排放显著降低。2013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以累计比2005年下降了28.56%。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5亿吨,其中十一五期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十二五前三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9.03%,碳强度累计下降10.68%。

       二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0.3%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能量比重约为9.8%,水电装机、风电装机、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农村沼气用户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三是低碳试点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自2010年起先后开展了两批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碳强度目标完成情况均好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天津等地超额完成十二五累计进度目标。在2011年在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目前已有6个地区正式启动碳交易。碳交易市场稳步发展,2013和2014年还分别开展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形成了从省区、城市、城镇到园区、社区的全方位低碳试点工作格局。试点地区通过制度创新积累了促进低碳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正向其他地区辐射推广,初步探索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较好的实现的控制排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四是森林碳汇显著增加。2013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提高到21.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1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
   
       五是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并推广抗旱、抗涝、抗高温等农作物品种,加强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据易碳家了解到,我国十二五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十二五规划和中期评估,十二五前三年我国能耗强度完成情况滞后于时间进度,完成既定目标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