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减排有效益 碳交易市场能换钱

2016-5-12 14:34 来源: 经视新闻


碳交易首次用到湖南省农业类项目 首批37户沼气业主签约。

“当今世界正开始步入低碳发展的新时代,但目前在中国,市场主体或者说碳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内生动力远未形成。”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震虹认为,主要原因是认识不深、多排无责以及减碳无利。

企业技术改造大多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减少碳排放而主动应用低碳技术的单位少之又少。周震虹介绍,去年湖南开展重大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报告工作,多次获国家层面的表扬,而即便是国家的“模范生”,在1225家应报企业中也只有870家上报,30%的企事业单位不理不睬。

目前,碳排放单位在碳排放上,完全由企业决定,除国家的几个试点城市外,政府没有限制性规定。有的单位排放不仅任性随意,而且排了多少自己也没数。同时,部分单位认为排多排少是自己的事,不喜欢政府管理,对要求公开的数据,基本态度是不理不睬。

周震虹表示,作为市场主体,排放单位的首要目标是利益最大化。但应用低碳技术,一般来说短期内难以看到直接效益,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增加经营风险,目前能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低碳技术少,如果经济效益没有乐观预期,资金的投入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影响竞争力,由于同类企业排放没有硬约束,应用低碳技术的单位投入多,已形成的竞争力有可能相对削弱。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该如何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对此,周震虹表示,关键在于培育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减排的内生动力。

具体到操作层面,周震虹建议,建立“减碳出效益”的市场机制,用经济利益驱动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希望国家在总结北京、上海等已有试点省市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目前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上,湖南已在稳步推进交易制度的各项基础工作,争取为明年开市交易做好各项准备。”周震虹介绍。

在培育低碳技术推广的内生动力方面,周震虹还建议,国家应通过立法,建立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低碳发展制度框架,通过限制排放总量倒逼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进行减碳改造。同时向社会公开主要排放单位排放情况和排名顺序,用舆论力量倒逼排放单位应用低碳技术。

同时,政府可针对社会、环境效益突出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低碳技术,出台一套遴选和扶持的政策措施,并增强在信息、融资、市场等领域服务能力,为低碳技术推广创造更为优质的服务。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