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协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青年研讨会在
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出席,并发表题为“绿色金融策应供给侧改革”的演讲。
他认为,从供给侧改革的直接目标来看,供给侧改革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从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内容来看,绿色金融能够增加制度供给改革力量;从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来看,金融体系绿色化可以促进可持续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
以下为本中心根据文字实录所做的演讲内容整理和编辑:
感谢王文院长、黄剑辉院长、老罗(罗思义 JohnRoss),民生银行的朋友们,人大重阳的同事们,各位来宾:
下午好!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能够向业界的专家、学者、前辈当面学习,和青年同行们进行交流沟通。我作为今天最后一位发言者,应该是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最后讲的,但不是最不重要的。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绿色金融策应供给侧改革”。什么是绿色金融?可能不少人还不了解。绿色金融,简单说就是利用了信贷、债券、股票等相关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节能环保类绿色产业的一系列的
政策、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简单举个例子。我国发展比较好的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公认为是绿色产业,很多是通过绿色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而取得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现在很多省一级的环保部门和银监部门、人民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合作,把企业的环保违法信息,通过人民银行和银监机构的信用系统,传递给银行机构。银行机构根据这些环保违法信息很可能不给相关企业贷款。国内很多企业都是依靠银行贷款融资开展生产的,因此绿色信贷很可能使环保违法企业关停倒闭。
在中国说到绿色金融有绕不过去的两个机构。
一是王文院长负责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管理着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以生态金融、绿色金融为研究内容的专业智库。
二是包括王文院长等人士推动成立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教授是这个委员会的顾问之一,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是绿金委的主任,绿金委的秘书处设在我们人大重阳,我们的王文院长是绿金委的秘书长。民生银行研究院在绿金委是一个有着非常特殊地位的单位。这个特殊在于所有其他的金融机构都以总部的名义加入,包括宇宙大行工商银行、国开行等,只有民生银行是以民生银行研究院的名义加入并担任31家常务理事单位之一,凸显了民生银行研究院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贡献和地位。绿金委刚开过过年会,现有的140家成员单位中,中资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余额约135万亿,占到我国全部金融资产的65%左右,代表了我国的金融机构对发展绿色经济的承诺。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金融很大的发展前途。
下面开始我今天的主题演讲。
习总书记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前不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刘鹤主任提出,绿色金融是中国战略性优先事项。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金融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总体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从供给侧改革的直接目标看,供给侧改革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第二,从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内容看,绿色金融能够增加供给侧改革的力量;第三,从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看,金融体系绿色化能够促进可持续供给。
供给侧改革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着力要提升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中国五十年代提出大炼
钢铁,认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我从钢铁工业来分析一下它的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
2015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占世界接近50%。
但它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多一点。经过我的测算,30%左右的闲置产能,投资金额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8个民生银行2015年的净利润。如果其中有1%的资源来源于民生银行,民生银行2015年大约三分之一的利润就成为了不良资产。这是钢铁行业的供给能力的总体性过剩方面。
绿色金融增加制度供给改革力量
我们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的实质是什么?前段时间贾康院长在一个会上说到,“以制度供给为龙头,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他点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制度供给”。
大家知道,制度供给主要来自于政府这类的公共机构,它是制度的供给者。政府怎么供给制度呢?就是出政策、出文件,通过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形成制度。
说道绿色金融的制度供给,就要说到我们人大重阳金融研究书系中、以绿金委的前身——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编著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一书。这本书里提出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框架性设想和14条建议。
2015年国家出台了一些绿色金融方面的突破性政策,绿金委和这本书的内容不少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关键
问题是明确政府和
市场的关系,要着力以市场来配置资源。绿色金融市场化发展方面进展非常快。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中,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1.03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6.01万亿元,占信贷余额的比例接近10%。
金融体系绿色化促进可持续供给
现在讲第三个方面,金融体系绿色化可以促进可持续供给。我们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即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供给。
要实现可持续的供给,首先我们要实现环境压力向供给体系的传导。
现在要求我们的金融机构也要担负起这个社会责任,推动供给侧的可持续。现在已经提出了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也有机构在推动在商业银行修订中明确推动贷款者的环境法律,这都需要加强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