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Nature杂志发表题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率的敏感性》(Sensitivityof Glob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Climate Variability)的文章,通过使用卫星数据,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生态系统区域对气候变率的敏感程度。
21世纪的气候变化速率和尺度可能对地球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气候变率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对气候变率的不同响应是衡量其恢复力的重要标准。理论研究表明,恢复力较低的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或环境变化更为敏感。
挪威卑尔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建立了一种新型指标——植被敏感度指数(vegetation sensitivity index)来分析过去14年间不同区域对气候变率的敏感性大小,并绘制了全球植被敏感度指数地图(图1)。植被敏感度指数采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气温、水分、云量等3个与植被生产力有关的气候变量数据,使用自回归模型分析月时间尺度下气候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图1 全球植被敏感度指数地图
(红色表示高敏感度生态系统区域,绿色表示低敏感度生态系统区域,灰色区域表示荒原或冰层,蓝色表示内陆水域)
结果表明,对气候变率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区域包括:北极冻原、北方针叶林带部分地区、热带雨林、全球高山带、中亚和南北美洲大草原区域、南美洲东部卡廷加落叶林、澳大利亚东部区域等。此外,不同植被类型对不同气候变率的敏感度也不相同。巴西的卡廷加生物群落、北美洲和亚洲的大草原区域对水分变化最为敏感,即最易受水分变化的影响。高山带(如安第斯山脉)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高纬度苔原区域更易受到温度和云量变化的影响,而热带雨林对温度和雨量的月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该研究为评估不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或是受人类强烈干扰的生态系统)对环境变率的相对敏感度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也为解决不同区域的敏感度差异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的影响等
问题奠定了基础,并且为进一步分析全球对气候变率最为敏感的区域指明了方向。
廖 琴 摘编. 新方法确定对气候变率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区域. 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6,(5):3-4.
原文题目:Sensitivity of Glob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Climate Variability
来源: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6986.html#affil-a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