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6年1月5日,总金额为26.457亿元的兴业银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成功发行,并获得超2.5倍认购。绿金委祝贺常务理事成员单位兴业银行2016年成功发行国内首单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据兴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戴晓渊介绍,该单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池来自29个借款人的42笔贷款,全部为绿色金融类贷款,是从兴业银行贷款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优质贷款,覆盖污染治理、
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公共设施管理等节能环保领域,项目投向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和银监会关于绿色信贷统计相关标准的要求。
“此次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所盘活释放的资金,我行将再次投放到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方智勇表示,该行希望通过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金融领域)等多种金融工具的运用,引导社会资源投向节能
减排领域,为美丽中国“添绿增彩”。数据显示,截至2015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3941.95亿元,较年初新增982.01亿元。
作为国内金融牌照最多的银行集团之一,兴业银行已将绿色金融列为集团七大核心业务群之一,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在各业务条线、母子公司间的协调联动和创新落地。
“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绿色金融集团化推进的系列成果之一,我们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的创新实践,推动绿色金融机制体制建设,实现从‘绿色银行’到‘绿色金融集团’的蜕变。”方智勇说。
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银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可持续发展间关系的认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
——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先生
经过多年的探索,兴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理念上经历了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兼顾各相关者利益、再到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演进和提升,体现了兴业银行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价值创造的渐进认知过程。
兴业银行认为,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既依赖于股东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银行的支持。在这个意义上,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更是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发展目标。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兼顾、平衡并构建和谐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这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依时、依地发展,更需要可持续地发展。换言之,守法合规、妥善维护各相关者利益、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全面规避各类风险、致力绿色金融创新、倡导绿色运营,才是银行取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