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1)上,196个国家达成《巴黎协定》,这是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历史性转折点,将推动世界迈向零碳、具有气候韧性、繁荣和公平的未来。虽然协定本身并不足以解决问题,但却将清晰地指引我们向真正的全球解决方案前进。
自1992年首次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来,全球采取行动的意愿不断增强。《巴黎协定》以187个国家制定的国家气候计划为基础,同时反映出城市、企业、民间社会团体和其他各方开展行动的积极态势,对全球采取共同努力的意愿形成了有益补充。
《巴黎协定》将保持并推进这一良好态势,并通过以下内容指明了清晰方向:
- 长期目标和信号
- 承诺定期回到谈判桌前强化气候行动
- 应对最脆弱国家遭遇的极端气候事件影响
- 确保采取行动所需的透明度
- 通过筹资、能力建设和技术促成真正的改变
除此之外,该协定还开启了新型国际合作,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在共同框架之下,所有国家都积极参与并作出贡献。《巴黎协定》表明,人们愈加认识到气候行动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效益。只要各方延续巴黎大会展现的一致目标,就能有效应对气候影响。
巴黎时刻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协定本身。过去两周发起或加强的诸多倡议和承诺包含城市、森林、企业、资金等多项内容。随着巴黎大会激励各方采取更多行动,这些领域将对解决气候问题发挥关键作用。
《巴黎协定》关键条款
减缓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巴黎协定》就气候变化行动制定了重要目标,旨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3.6华氏度)内、并向1.5摄氏度(2.7华氏度)努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各国将尽快使全球排放达到峰值,并同意快速
减排,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在努力实现目标的同时,各国将平衡考虑公平、可持续发展和贫困问题。
五年行动周期
借助向巴黎气候大会提交国家气候计划的态势,各国同意每五年强化减排行动。到2020年,各国同意回到谈判桌前,提交全新或更新的国家气候计划(即国家自主贡献),之后每五年提交一次新的自主贡献。各国还同意减缓计划应在之前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取得更多进展。
五年全面全球盘点
《巴黎协定》建立了有力进程,促使各国定期评估协定执
行情况,每五年对气候行动进行一次盘点。这一进程将评估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和支持(包括资金)行动的落实情况,为各国实施气候计划提供参考。评估将于2023年开始,但各国同意2018年回到谈判桌前,评议气候减缓措施的落实情况,为确定2020年减缓目标提供参考。
适应
与减缓一样,气候变化适应也是《巴黎协定》全球气候行动的中心问题。协定制定了全球提高适应能力、加强气候韧性、降低脆弱性的全球目标,包括在协定制定的气温上升目标下应采取的充足适应措施。《巴黎协定》设立了行动周期,以定期强化适应措施。各国在适应活动和措施的沟通时间和方法上享有灵活性。协定将支持发展中国家规划、落实和沟通适应行动。
损失与损害
《巴黎协定》也包含损失与损害这一重要问题。损失与损害是指减缓和适应措施失败时,气候变化产生的严重影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民众可能会遭受财产或健康损害,或在更糟的情况下,永远失去土地甚至生命。《巴黎协定》承认损失与损害问题应与适应问题分开处理,永久确立了损失与损害华沙国际机制(WIM)。该机制于两年前成立,旨在解决损失与损害问题。协议成果还包括在损失与损害华沙国际机制下成立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工作组,并明确表明损失与损害条款不会对排放国构成新的法律责任。
资金
气候资金将使世界有力推动实现零碳、具有气候韧性的未来。协议宗旨强调,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在内的所有资金流都必须从高排放活动转向低排放活动,从风险型投资转向具有韧性的投资。《巴黎协定》明确指出,发达国家将继续提供和筹集资金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同意将2020年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的承诺延续到2025年。之后,各国政府将制定新的、更高水平的集体目标。然而,融资增加到何种程度、由谁来筹集资金还是突出的问题。同时,《巴黎协定》认识到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开始提供互相支持,并为此打开了大门。
此外,各国政府同意平衡适应和减缓公共资金,同意在2020年前大幅提高适应支持,这对于最脆弱国家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至关重要。各国也承诺改善融资报告,由各方合理给出提供融资或接受融资的信息。
透明度
《巴黎协定》为所有国家建立了统一的透明度系统。在改良的透明度框架下,要求所有国家定期报告排放情况,并追踪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进展。各方提供的信息将由专家评估,并对进展情况进行多边衡量。该框架根据不同国家的能力而给予灵活性和支持。发达国家将报告提供融资和支持情况,而发展中国家将报告所需或接受融资和支持情况。
能力建设
为达成普遍的新的国际气候协议,各国承认有效的能力建设对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有力的气候行动至关重要。为此,各国成立了巴黎能力建设委员会(Paris Committee on Capacity Building),负责监督制定工作计划,提高能力建设。该委员会将识别能力缺口和需求、促进国际合作、寻找机遇以增强气候行动能力。
法律形式
《巴黎协定》是所有国家加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普遍法律协定。明年4月开始签署,2020年1月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该协议包含了有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报告、透明度和落实评估框架,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水平。为促进协议的落实和遵守而成立的新机制将进一步确保各缔约方采取行动。
气候大会重点内容
巴黎气候大会的成果实现了开幕日的承诺。开幕当天,150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齐聚巴黎,承诺采取气候行动并达成可行协议。同日,20个国家和27名私营部门代表宣布成立数十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基金并承诺增加研发投资,极大地鼓舞了谈判的士气,也为广泛领域取得更多气候行动进展奠定了基础。
森林和土地恢复
11月30日大会开幕当天,各国政府作出保护森林的重要承诺。德国、挪威和英国承诺投入50亿美元保护森林。全球森林观察气候工具(Global Forest Watch Climate)在大会期间发布,将改变各国对森林排放监测问题的讨论。非洲林地恢复倡议(AFR100)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非洲恢复1亿公顷(近2.5亿英亩)退化和毁林土地。20x20倡议(Initiative 20x20)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林地恢复计划,已经恢复近2800万公顷(近7000万英亩)土地,投资7.3亿美元。
城市
为避免未来数十年继续出现碳密集型拥堵、城市盲目扩张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城市层面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筑能效、可持续
交通和互动工具等。世界资源研究所宣布25个新合作伙伴加入建筑能效推动组织(Building Efficiency Accelerator)(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SE4ALL) 倡议的一部分),并传递《新气候经济》报告提出的改善交通、改善气候的信号。世界资源研究所所在的另一个联盟推动巴黎交通和气候进程(Paris Process on Mobility and Climate),定位交通领域的减缓和适应贡献。世界资源研究所与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UK DECC)共同展示了互动性模型2050全球能源计算器(2050 Global Calculator),这是世界资源研究所为交通领域作出的贡献,旨在帮助用户探寻2摄氏度情景下的能源路径。联合国宣布将召开2016年气候行动大会,深化和扩展六个重点领域的行动——城市和交通是其中的关键。
商界
超过114家企业承诺将根据基于科学的目标(Science Based Targets)制定减排目标(基于科学的目标是指科学家所预测的在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必须采取的措施)。参与企业的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相当于125个燃煤电站的年排放总量。高盛宣布将对清洁能源项目和技术投资1500亿美元,而其原来的目标是到2012年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投资400亿美元。到2025年,高盛的投资额将是原来目标的四倍。谷歌在全球增加了842兆瓦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采购的可再生能源
电力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0亿瓦,效果相当于减少近100万辆道路车辆。
投资
机构投资者和银行表示计划将气候变化纳入决策考虑因素。安联(Allianz)和ABP正式加入投资组合减碳联盟(Portfolio Carbon Initiative),该联盟管理的资产总额达6000亿美元。同时,巴黎大会还发布了金融机构将气候行动主流化的五大原则(Five Principles for Mainstreaming Climate Action with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数十家金融机构表示将把气候变化纳入战略和运营考虑。全球投资机构、开发银行、金融领域协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起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联盟(Gree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alition), 支持通过投资机构与政府开展全球和地区对话,加速绿色基础设施融资。27个全球投资机构发布《巴黎绿色债券声明》(Paris Green Bonds Statement),支持发展长期、可持续的全球绿色债券
市场。
文 / 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气候倡议主任David Waskow、气候项目全球主任Jennifer Morgan
世界资源研究所专家Yamide Dagnet、Eliza Northrop、Heather McGray、Athena Ballesteros、 Joe Thwaites 和 Niranjali Amerasinghe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