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减少碳排放需“齐心协力”

2015-12-4 09:18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世界气象组织上个月表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效应又严重了,还能够只依靠自然的力量来应对气候变化吗?记者不禁有这样的疑问。

全球减少碳排放需齐心协力

通常来看,以大自然自身的改造能力并不能够完全解决目前全球遇到的气候问题,还需要控制、减少作为世界主宰者——人类的行为才能更为主动地改变目前空气问题。当然对于改变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来说亦然,因此巴黎气候大会当仁不让地“刷屏”了。此次大会旨在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

那么减少碳排放意义在哪里?国际能源机构(IEA)曾提出,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比现在增加57%,将使地球表面温度提高3摄氏度,换句话说就是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危及人类生命和生活。

回溯既往,从日内瓦、华盛顿、里约热内卢,到巴厘岛、哥本哈根、德班,再到多哈、华沙、利马,20多年来,国际社会早已认识到其严重性,因而一直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减缓各国碳排放的谈判一直在持续进行。可惜由于参加会议成员国的国情、诉求不同所造成的分歧,让谈判一直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按照气候谈判的计划,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其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减排协议,并于2020年开始付诸实施。因此这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气候大会。

记者以为,巴黎大会是近几年来谈判条件最为成熟的一届。从谈判模式的转变就可以窥见一二,以往为了减排总是强调强制性,而今转变为国家自主贡献。从被动到主动,应该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大会的谈判,这些国家占据了全球碳排放量的90%,此举刺激参与国的积极性更利于减排计划的完成,也提供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另外,记者发现主办国和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哥本哈根的教训,对谈判的期望值更趋理性务实,对于此前存在的分歧也做了充分的会前准备,避免了无效指责。例如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如果类似这样的沟通更多一些,相信谈判的进行将会更加顺利。

同时,美国和中国作为会议中的重要大国也都共同表达了向好的意愿。去年11月,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一起宣布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今年9月,双方又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2014年联合声明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政策宣示。在巴黎大会的当天会晤中,两国元首一致认为,巴黎大会为强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双方强调加强合作,并同其他各方一道努力,使巴黎大会达成有雄心、成功的成果。以上来看,巴黎大会的实质性成果将会可期。

虽然整体的发展都表明巴黎气候大会的谈判不同于以往,可是也不能忽略各国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关于减少碳排放的诉求。记者认为,发达国家享受了增长红利后,也必须为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损害,比如温室气体带来的危害买单,并且要带头承担更多的责任,毕竟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技术还是资金上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

诚然,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发展中国家也无法置身事外。在记者看来,发展中国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应以全球生态的安全这个“大局”为重,适当牺牲一些经济来源,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幸事。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就在这方面起了表率作用。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巴黎气候大会并发表了讲话,系统阐述中国的看法与主张。

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勇气和决心。事实上,作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也是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早已制定了减少碳排放的硬指标,并始终不忘向广大经济、资源、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记者认为,中国一系列的减排措施,可以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已经将气候变化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且国内人民也达成了减排共识,此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体现了这一点,当然这也符合大国责任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据悉,中国将在谈判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促成各国弥合分歧、提升雄心。中方代表将在会上充分发挥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桥梁的作用,采取有力行动。

虽然2014年,全球经济第一次在能源排放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增长,进一步打消了过去认为“减排将遏制经济增长”的普遍担忧。但是面临全球温度还在升高的境况,达成有效、有力的新减排协议已经成为刚需,而巴黎大会则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东风”。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