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复杂 中国改善碳排放数据任重道远

2015-11-13 18:06 来源: 路透中文网

获得准确的排放数据对寻求今年12月在巴黎达成全球气候协议的各国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谈判代表们指出,协议必须基于“可衡量、可报告和可证实”的数据,从而评估各国是否满足了排放目标。

中国改善碳排放数据任重道远


中国作为外界眼中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更准确地获得排放数据尤其重要。中国的能源用量巨大,即使是微小的错误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别。

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还是个未知数。目前的评估方式是基于能源的消耗量等间接数据进行计算。

很多外部观察者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亦持怀疑态度。

“中国(对巴黎全球气候计划)的贡献基于二氧化碳排放,但中国不公布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位于奥斯陆的国际气候和环境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Glen Peters表示。“这很让人困惑。”
目前,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实时准确追踪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预算。

国际能源署和其他能源组织采取集中申报和分析制度,使用统一的统计方法和报告时间表。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根据能源消费中碳的含量进行估算。但欧洲称,对系统内31个国家的约1.1万个发电站和工厂进行的监控和计量比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更加严格。

中国的数据报告由数百个组织管理,地方政府和行业层面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往往与国家统计局不一致。比如2013年26个省政府的煤产量总和比统计局的产量36.5亿吨多出5亿吨。

对于哪些企业应该被监控存在不同的理解。达不到统计局标准的小企业往往不被纳入计算范围,很多小型、非法的煤矿隐藏产量,从而避免被关闭。

中国是除俄罗斯之外唯一使用原煤产量而非销售量计算煤炭整体产出的国家,这种方法未计入在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损耗,也忽视了煤矸石等废物的数量,这些可能占到原煤产量的18%左右。

一名政府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差别可能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量被高估。

《自然》(Nature)杂志上个月刊登的研究表明,由于对中国煤质量的假设不准确,中国的碳排放量可能被高估最多达14%。

官僚机构间的角力也导致数据出现冲突。气候谈判由发改委负责,该机构决定发布哪些数据。

“所有官方的碳排放估算都来自发改委而不是统计局,”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国际发展学院的关大博教授称。“发改委主管整体气候变化谈判,他们要为中国争取最有利的条件,因此对哪些数据能公布哪些不能公布自有考量。”

“中国政府喜欢保持数据的权威性,担忧官方渠道以外的数据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教授Angel Hsu指出。

“中国称他们没有人力进行和维持监控,”她说道。“但他们监控空气质量超过10年了,他们只是不想公布,因为他们担忧这可能引发公众不安。”

中国官方表示已经认识到改善统计数据的必要性,并于6月向联合国承诺进行人员培训,以改进数据收集质量,生成“定期的”全国碳排放数据。

研究人员称,计量能源行业排放对取得良好的整体排放数据至关重要。

中科院博士、研究员郗风明称,如果中国能源数据改善了,碳排放数据将或多或少会变得更加准确。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