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近200年的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显而易见。特别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给大气造成了严重且不可挽回的影响。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由此付出的代价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156个国家已经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例如,英国提出2030年放弃使用所有火电,改为使用可再生能源;中国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这说明,气候变化对推动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转型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未来能源生产利用的核心。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式和间歇式的特点,给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因此,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实现全球可再生能源互联互通、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现阶段来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已经具备。在国内,电网的互联互通已经实现;在国外,欧盟28个国家建立了能源联盟,针对各国进行统一电力调度,目的就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问题。当然,欧盟也注意到,仅靠欧盟内部解决能源问题还远远不够,如果实现与中东地区或北非地区电网连接,将搭建一个跨洲际的清洁能源走廊。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与相邻的国家实现电网连接,亚洲和欧洲就连接了起来,进而整个欧亚大陆形成了一个网络。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跨洲际电网连接的技术。
所以,在全球气候环境复杂、形势严峻的今天,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能实现能源的分享和利用,而且能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引擎。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