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减排步伐再度加快

2015-10-26 00:59 来源: 中创碳投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ropeanUni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EU ETS)占欧盟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5%左右。在2005年至2014年期间,EU ETS纳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24%。

自2009年开始,EU ETS开始出现排放配额过剩问题,主要由经济危机和国际抵消信用进口量过高造成。配额过剩会导致碳价降低,对减排的激励变弱,不仅会影响碳市场的有效运行,还会阻碍EU ETS有效达成减排目标。由于第三阶段(2013至2020年)共有约21亿配额,所以配额过剩问题在短期内不会缓解。欧洲委员会试图通过短期和长期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欧盟排放配额二级市场成交量及价格趋势图
(2015年1月-10月23日,价格:欧元/吨;成交量:百万吨)

短期措施:第三阶段“推迟配额”拍卖(Back-loading)作为解决配额过剩问题的短期措施,欧委会决定推迟拍卖9亿配额,到2019—2020年再重新回注到拍卖市场当中。所以,“推迟配额”拍卖量并非减少第三阶段的配额数量,只是在该阶段重新分配拍卖数量。2014-2016年分别减少的拍卖数量为:2014年减少4亿配额,2015年减少3亿配额,2016年减少2亿配额。推迟配额拍卖在短期内能重新平衡供给和需求,在对竞争力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减少价格波动。推迟配额拍卖于2014年2月27日生效的EU ETS拍卖条例修正案中正式通过。

EU ETS 2014年实施Back-loading措施,推迟了4亿配额拍卖。这使得2014年EUETS排放量(需求量)自2008年来首次超过拍卖及免费分配的配额量(供给量)。加上对《京都议定书》中国际抵消信用的购买量,2014年的配额供需基本实现平衡。但是欧盟配额(EU Allowance, EUA)过剩量仍然在21亿左右。

长期措施:市场稳定储备(Market Stability Reserve, MSR)

欧委会提出建立市场稳定储备作为长期措施,对EU ETS实施结构性改革。市场稳定储备将:解决目前的配额过剩问题;通过调整拍卖配额数量,提高体系对外界冲击的抵抗能力。立法提案于2014年1月与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框架一同提出,欧洲议会于2015年7月6日批准。预计2018年正式设立MSR,2019年1月进行第一次调节性拍卖。2017年5月15日开始,欧委会每年会发布配额流通量(allowances incirculation, AiCs)报告,配额流通量等于EUA签发量和国际抵消信用使用量之和减去EU ETS的核证排放量(自2008年起),再减去MSR配额量。AiCs计算时间为从前一年到本年的12月31日为止。例如,在运行第一年(2019年)的1月至8月期间,仅会从配额拍卖量中减去8%的AiCs,即每个月减少1%。如果AiCs少于4亿,拍卖市场会随机增加1亿配额拍卖量。

而且,MSR提案提出以下配额会被储存在MSR中:推迟拍卖的配额、新增设施配额储备(New Entrants Reserve, NER)中没有使用的配额、运营商由于停产或关闭而返还的配额。这些配额将于2020年被存入MSR中,其他未使用的配额或者未分配的配额将由相关成员国进行拍卖。预计从2015年开始,过剩配额量将逐年下降,到2030年,过剩配额量将会被MSR完全吸收。

第四阶段:2021年至2030年

解决市场不平衡的努力还包括降低排放总量。在第四阶段,即从2021年开始,排放总量将每年降低2.2%,目前是每年降低1.74%。2015年7月,欧洲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后修正EU ETS立法提案。这是实现EU到2030年温室气体至少减排40%的目标所迈出的第一步。该提案不仅与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一致,也表示了EU ETS对12月巴黎气候峰会的支持。

越来越快的减排步伐

为了实现欧盟至少降低40%的目标,与2005年相比,纳入行业必须减少43%的碳排放。从2021年开始,排放总量将每年降低2.2%,目前是每年降低1.74%。

更有效的碳泄漏管理规则

提案还包括应对碳泄漏风险的相关规则,以防止生产转移到气候政策较为宽松的国家。包括:修改免费分配体系,重点关注可能把生产转移到欧盟之外的高风险行业——共约50种行业;为新增设施预留免费配额;制定更灵活的规则,协调免费配额数量和生产数量;自2008年之后更新基准线,以真实反映科技进步情况;在2021年至2030年,预计向纳入企业免费分配大约63亿配额,价值1600亿欧元。

资助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部门的现代化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期,EUETS将出台支持帮助发电企业应对创新及投资挑战的措施。包括建立创新基金和现代化基金。在低收入成员国仍将获得免费配额以实现电力行业现代化。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