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稻田甲烷减排难题

2015-9-6 11:3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中国和瑞典科学家在不减少甚至增加水稻淀粉产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方法,从而为破解粮食安全和遏制全球变暖两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杂志。

攻克稻田甲烷减排难题

甲烷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20%,而稻田是主要的甲烷排放源,全球稻田每年排放的甲烷总量高达2500万~1亿吨。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锋与瑞典科学家合作,从水稻育种入手,有效调节水稻光合作用的产物分配,使其更多地运输到水稻的地上部分,从而促进了水稻增产,增加了水稻淀粉产量,并且减少了稻田甲烷排放。

若应用该成果选育可推广的低甲烷高淀粉水稻新品种,按减排50%估算,预计每年将分别使全球、中国、福建的稻田减排甲烷5000万吨、1000万吨和30万吨。

王锋介绍说,这种新型水稻可在秋季减少稻田甲烷排放50%、夏季减少90%,同时淀粉含量干重由76%提高到87%,米粒干重增产趋势也很明显,产量将提高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