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碳汇碳循环实践

2015-9-5 23:06 来源: 易碳家 |作者: 李文军 齐建国

探析我国碳汇碳循环实践


据了解,自2005年《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以来,我国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其中秸秆粪便还田模式、种养生物质能一体化模式、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等实践了碳的有效循环再利用,为我国发展碳循环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果将所有能够提高碳循环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活动都纳入碳汇产业,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基于工业体系的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物质循环利用和基于生物技术的碳汇产业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前者如工业节能技术、节能汽车、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再生的木材替代钢材水泥、以及碳捕集和储藏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实现了碳的减量化并由此实现碳减排;后者如种植业碳汇、森林碳汇、渔业碳汇、草原碳汇等等,这些活动实现了碳的固定和长期储存,并由此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碳汇和碳循环产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化石能源,减少了大量碳汇消耗,有效增加了碳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已经明确把增加森林碳汇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增汇措施,在清洁发展机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碳汇产业为发展碳循环产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自1998年开始,政府部门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等地区防护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并大力提倡全民义务植树,鼓励社会造林。2004年至今,国家林业局已在广西四川云南安徽山西河北辽宁以及北京开展碳汇试点项目,开展植树造林或各类森林经营活动,为我国在碳汇项目管理、碳汇计量、碳汇交易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t十一五”末,我国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1%提高到了20.36%。《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报告》(2010)显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
性保护等6项服务总价值为每年10万亿元,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总量已达157.7亿吨,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78亿吨。国际专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不仅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而且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生态价值。

作者简介: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文军;中国社科院数 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齐建国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