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应成为绿色革命的推动力

2015-7-16 02:31 来源: 工业生产力研究所

据了解,一些亚洲国家制定了宏伟的缓减气候变化的目标。各国政府正在设计绿色增长战略,目标是解决经济增长与低碳排放之间的问题,努力抑制其他形式的环境破坏(比如:土壤恶化、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亟需开展一场“绿色革命”,将绿色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OECD 2013年)。为实现这样的绿色变革,需要大规模投资到可再生能源发电、能效项目、智能运输网络以及其他很多有助于朝着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发展的领域。但这一变革单靠政府投资显然不够,尽管政府投资在这场绿色革命中起关键作用,但还必须从私人投资者中吸取大量投资。金融业必须在分配可持续投资和发展绿色资金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业(或者说一部分金融机构)目前正在采取相应行动。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互惠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可持续融资。“亚洲可持续投资审查”(ASrIA 2014年)最新结果显示,2013年亚洲(不包括日本)使用可持续投资战略管理的资产价值达450亿美元。根据这一审查数据,亚洲地区的可持续投资资产在2011年至2013年的年增长率达到22%。这一数字非常抢眼,但仍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与市场总额相比,可持续投资只占非常少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大量亚洲投资者在他们的投资决策中仍未考虑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因素。此外,大多数银行都还没有认真去培养有效和可持续的风险文化(尽管这些机构的社会责任部门不承认是这样)。

为推动绿色革命进程,需要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筛查视为金融企业核心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应坚持以下目标: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融资和投资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不仅仅将之作为一个小众市场。金融管理部门应开始重点关注环境风险,因为:首先,尽管国家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在考虑系统性风险时会想到环境风险,但毋庸置疑的是,环境风险、尤其是气候变化引发的风险,是金融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其次,向不符合民生的活动(比如碳排放强度非常高的企业)提供资金,可定性为市场失灵。第三,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金融管理部门承担的环保职责的案例,在这些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通常在政策框架中处于强势地位,而环境监管却常常被忽略或被弱化、或因为环境主管部门影响力不够而未得到贯彻实施。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