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北京七月一日报道 – 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和缺乏透明度让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的交易额处于低迷状态,可能削弱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的努力。
全国碳交易计划或在明年底或者2017年初落实,但是交易者称,在向全国碳
市场过渡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
问题。一个匿名的高级交易官说:“不透明的
政策制定过程让许多参与交易的公司很困惑。没有关于市场整合的清晰解释,交易公司将没有动力做长远的交易计划。”
中国的七个试点市场中,有四个的承诺期已经结束,按理说许多公司应该购买
碳排放权许可证来弥补年度的
减排目标,将大大提升交易量,然而事实上交易活动仍然不活跃。
天津、湖北和重庆为了让公司有更多机会达成履约目标和避免处罚,都延迟了规定的最后期限,这让交易制度的诚信受到质疑。
北京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的碳交易专家律师Shawn He说:“一直以来市场都很波动,制度的弹性有时候并不合理。”
每一个试点省市的碳交易计划都独立运作,有不同的规则。有些公司在抱怨不公平的待遇,交易者们也在政策调整中挣扎。
另一个交易者说:“由于排放数据没有公开,我们无从考证当局有没有放水给大型有影响力的公司,允许它们无视规则。”
中国上周表示,它将需要投资41万亿元(6.6万亿美元)以达成对联合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承诺。该投资金额的一部分将来源于全国碳交易市场,这一计划期待于2020年覆盖30亿吨的碳排放量,约占年度总排放的30%。
但是中国七个试点的碳交易流通性一直保持低迷状态,两年间交易的碳
排放权许可证仅有2800万,约占每年发放许可证的2%。其中五个试点市场的价格直线下滑,上海市场周二承诺期结束价格为15.5元/吨,比开市价格跌了38%。在最大的试点广东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权许可证下跌了73%到16元。(经纬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