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主行动目标需替代能源
“我想用一种历史的眼光看,中国提出的自主贡献目标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应该说是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此而言,这是有力度的。”邹骥对于中国的
减排给予了较高认可。
但是,对于实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业界仍然存在一些顾虑。单从煤炭消费来看,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5亿吨。
对此,邹骥认为,要想实现目标需要资源、资金、技术等,需要替代能源,比如需要天然气替代煤,需要核能等。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能源消费数据显示,核电发电量增长18.8%,水电发电量增长15.7%,火电发电量下降0.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
不难看出,虽然非化石能源中,核电、水电发电量增长较快,但是,总的体量和煤炭消费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邹骥介绍,在未来10-15年的城镇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排放材料使用,将带来巨大的排放压力;随着收入增长,可能到2030年这段时间,在排放源上制造业占比会下降,以消费活动为基础的建筑
交通的排放会增加,当前发达国家排放中三分之二是建筑、交通的排放,中国应做好布局,早做准备。
郑保卫说:“(实现2030年的目标)困难肯定很大,尤其是设备和技术差距很大,一直在强调和国外的合作,主要就是设备和技术方面。”还有公众意识
问题、异常气候变化等,郑保卫说,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思想准备,把困难想得多一点,但是,实现目标还是完全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