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交所紧急调整交易规则

2015-6-17 22:20 来源: 中创碳投

背景

6月11日和12日,上海碳市场连续两个交易日SHEA14成交价格暴跌。11日,SHEA14开盘即跌停,价格从17.9元/吨直接下跌至12.5元/吨,跌幅超30%,同时成交量暴涨,当日成交181030吨,创下2015年来单日最高成交量,而此次价格下跌也创下了上海碳市场开市以来最大跌幅。12日,上海碳市场以12.5元/吨开盘,最终以16.3元/吨收盘,当日成交量5006吨,但从12.5元/吨的成交均价来看,大部分SHEA14仍以12.5元/吨的价格成交。


上海碳市场5-6月成交均价走势

价格的剧烈波动,不利于维持碳市场稳定,也不利于促进企业通过碳交易机制实现碳减排。因此,6月1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紧急发布了关于修改交易规则的通知,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交易规则》及相关业务规则个别条款进行修改,具体内容如下:

一、《交易规则》第三十七条,将原“协议转让交易的成交价格由交易双方在当日收盘价的±30%之间协商确定”,修订为“协议转让交易中,单笔买卖申报不超过50万吨的交易成交价格由交易双方在当日收盘价的±30%之间协商确定,单笔买卖申报超过50万吨(含50万吨)的交易成交价格由交易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二、《交易规则》第四十八条,将原“碳排放交易实行涨跌幅限制制度,涨跌幅比例为30%”,修订为“碳排放挂牌交易实行涨跌幅限制制度,涨跌幅比例为10%”。

三、《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第四条,将原“碳排放配额(SHEA)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30%”,修订为“碳排放配额(SHEA)挂牌交易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10%”。

交易规则及相关业务规则修订自2015年6月16日起执行。


据了解,上海碳市场此次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可能缘于配额过剩的大型控排企业大量抛盘所致,由于目前正值履约期,大量抛盘必然导致大幅拉低成交价格。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及时修改交易规则,将挂牌交易的涨跌幅限制从±30%调整至±10%,将有效遏制价格暴跌情况的出现。而在此次修改规则前,上海碳市场常规公开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是七个试点中最高的,其他碳市场一般为±10%或±20%(深圳、广东、天津和湖北为±10%,北京、重庆为±20%)。

Tips:

涨跌幅限制制度是对交易行为的风险控制制度的一种,是指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上下波动的幅度。我国碳交易试点交易所的风险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涨跌幅限制制度、最大持有量限制制度、大户报告制度、风险警示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等。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