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宗互换型碳交易昨在粤产生

2015-6-11 11:38 来源: 南方日报

在全国低碳日即将到来以及广东碳市场年度履约临近之际,6月10日,据笔者从广东碳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广碳所)主办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广东碳交易信息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两年的运作,广东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继欧盟、韩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碳市场,一、二级市场的累计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国内各试点中遥遥领先。当天,国内首宗互换型碳交易亦在现场产生,其中交易方之一为第一家参与中国碳市场交易的外商独资企业。

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额占全国近半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首宗碳交易互换协议签约双方为壳牌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这也是国内首笔互换交易和迄今为止成交量最大的定制结构交易,不仅包括了配额、减排量资产的交易,也包含了非标期权的构思。

也就是说,与以往人们提到的碳交易主要为控排企业的配额交易,或者非控排企业项目的ccer交易这些单向交易不同,此次互换交易为壳牌根据华能公司的履约需求,定制的一种结合配额和CCER等种类的交易产品,同时华能也出让一部分配额给壳牌,交换对方的CCER等碳资产(注:CCER指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广碳所专家表示,这是在满足国家和广东省合规性的前提下,在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丰富交易类型上进行的有益尝试。“而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试点碳市场以及首个允许外资企业进入的碳市场,也是促成这笔创新型交易能够达成的原因。”

交易类型、主体的不断创新折射出广东碳市场的蓬勃发展。

截至6月10日,受省发改委委托,广碳所共举行了9次有偿配额竞价发放(一级市场交易),共有181家控排企业、8家新建项目企业以及4家机构投资者参与了配额竞价发放。二级市场交易方面,共有57家控排企业、13家机构投资者和39名个人投资者参与。

目前,广碳所场内一、二级市场累计成交配额1667.9万吨,总成交金额8.56亿元,分别约占全国7个碳市场总和的38.7%和49.8%。

除了配额交易,作为补充机制允许用来抵销部分配额的CCER,其交易也在今年在广东率先起步。

今年3月9日,广碳所顺利完成国内第一单共20万吨的CCER线上交易。截至目前,征集到有意愿在广东碳市场交易的各阶段CCER项目共52个,总减排量约1008万吨,对合规的储备项目进行重点撮合,累计完成CCER交易84.3万吨。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