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道路上,林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的重要。近年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蓬勃发展,但林业建设往往面临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的
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的发展。5月27日,我国第一个
碳汇造林
ccer项目(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的签发,为我国林业借助碳汇探索
市场化融资,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于2011年在广东省梅州市和河源市等欠发达地区的宜林荒山地区,实施碳汇造林1.3万亩,并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备案成为首个林业CCER项目,近日得到国家发改委签发后已成功将其
减排量出售给广东省控排企业,用于企业
碳排放履约。这批减排量是该项目第一个监测期产生的减排量,项目计入期20年中其他监测期产生的减排量仍可继续签发并出售。项目业主通过出售减排量获得的资金,可继续用于造林或森林管护等工作,为该项目区的森林良性经营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自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启动以来,碳汇项目已经成为不同类型CCER项目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截止目前我国共备案181个CCER
方法学,新开发的方法学共有8个,其中5个为碳汇类方法学,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方法学编号 | 方法学名称 |
1 | AR-CM-001-V01 |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
2 | AR-CM-002-V01 |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 |
3 | AR-CM-003-V01 |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
4 | AR-CM-004-V01 | 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
5 | CM-099-V01 | 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法学
|
项目方面,目前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共计公示了13个碳汇项目,根据公示的项目设计文件,预计年减排量达275万吨。13个项目中碳汇造林项目最多为9个,森林经营类项目有3个,废气矿山生态修复类项目1个,竹子造林和可持续草地管理类项目还未出现。据了解,全国范围内正在筹备申请CCER的碳汇项目还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碳汇项目兼具吸收二氧化碳和多重生态效益,因此在国内七个
碳交易试点具有普遍较高的接受度。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河北承德市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在
北京碳市场中出售减排量价格为38元/吨,若按照此价格计算,目前13个碳汇项目若能签发,可实现年收益近亿元。来自碳市场的资金支持,一方面为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促进碳汇项目实施方在未来20年甚至60年内对森林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缓解了林业过多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的难题,完善了国家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为盘活林业经济、促进林业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